近些年,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之前的节目中就跟大家分享过,一种名叫“注销校园贷”的新型骗局。可是没想到,还是不断有人中招,这不,来青岛打工的佳佳,也着了骗子的道儿。
看着手机里一份份高额账单,佳佳泣不成声,她怎么也没想到,原本是为了做好自己的个人征信,最后怎么稀里糊涂地欠了一屁股债呢?事情还要从15号那天接到的一个陌生电话说起。
佳佳说,之前在学校的时候,绑定过支付宝的花呗借款,可能里面有自己的校园信息。对方提供了身份证,支付宝工作证以及一份中国银监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通知》,佳佳觉得没什么问题,便开始按照对方的步骤进行操作。
佳佳首先把自己所有的积蓄2万8千多元打到了对方提供的账户里,随后,这位所谓的支付宝工作人员又提出让佳佳在网络金融机构里贷款,继续帮她清理账户。
佳佳今年28岁,大学毕业已经四年了。她说之前从来没有用过贷款,但是账户里却莫名出现了贷款金额,她担心对以后的征信有影响,便十分相信对方,继续按照对方说的,在京东金条、哈罗、金山金融等5个软件平台上贷了款。
毕业不久,不多的积蓄全部搭上,又找朋友借钱,还额外透支借贷了那么多的资金,唉!不光佳佳犯愁,我们也替她愁得慌,该怎么办呢?
直到搭进去十八万了,佳佳才恍然大悟,自己中了骗子的圈套!虽然她第一时间报了警,但是面对多个贷款平台,18万的钱款却实实在在需要自己来还。其实,像佳佳这样遇到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并不少见,大家也都知道要小心提防,那为何受害人还会屡屡中招呢?
佳佳遭遇的这种新型骗局被统称为“注销校园贷”。像她这样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接到诸如此类自称官方的电话难免会有些惶恐,其实骗子往往就是利用这个心理来实施诈骗。
近些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经过汇总梳理,警方发现,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港派出所民警:一个是通过拨打电话的形式,实施诈骗犯罪行为,一个是冒充公检法,或者冒充银行,记者等身份给你打电话,谎称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利用你恐惧、惶恐的心态,进行网络的转账,从而实施诈骗。第二个冒充熟人,或者客服,或者第三方公司,告诉你家人生病了或者中奖了,用这种伎俩实施诈骗。
此外,还有给个人社交账户发送不知名的信息和连接,或者要求下载APP。一旦点击后,可能会将木马黑客程序植入手机,窃取大家的支付信息,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在佳佳遭遇的这个骗局中,这位自称是支付宝的工作人员除了QQ聊天以外,还使用了云视讯语音通话,最长的一次通话时间6个多小时,也就是这段时间,让佳佳完成了多次借款,转账流程。
大港派出所民警:无论哪种形式,这些电信诈骗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怕群众醒悟过来,一般都是迫不及待,在当天要求受害人进行网上的操作,支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供高警惕。
在这里警方也提醒大家,无论是国家公检法机关还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定不会要求群众在电话里,进行转账,大家一定擦亮双眼,冷静分析。;
2020年7月,青岛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推出了96110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警劝阻宣传电话,今年7月14日,国家反诈中心和工信部反诈中心,也联合推出了12381反电诈短信预警平台,通过电话和短信给广大市民进行预警提示。
大港派出所民警: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到短信或者电话预警,说明你正在接受电信诈骗或者你是犯罪分子盯上的高危群体,大家一定要接听电话或者短信内容,如果大家还有不理解的,请及时到就近的派出所报警或咨询。大家做好以上几点,电信网络诈骗的活动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我们也会妥善保护好个人财产。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