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最快!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亮相

2021-07-20 10:11 来源:爱青岛综合

7月20日上午,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正式亮相。这是当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科技成果,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下线,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常导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全套技术。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炫丽大片

它的成功研制,对于打造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新引擎,形成轨道交通领跑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掌握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在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支持下,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汇集国内磁浮、高铁领域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用”联合开展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

至此,历时5年攻关,成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项目自主研制了5辆编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列车。开发出新头型及气动方案,研制了轻质高强度车体,掌握了关键核心部件制造技术。完成了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的自主化研制。建立了适应长大干线自动追踪运行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开发了新型轨道梁。在系统集成方面进行创新,使高速磁浮满足多场景运用需求,适应复杂地理气候环境。目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完成了集成和系统联调。

图片

; ; ; 据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是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速度级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是当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按“门到门”实际旅行时间计算,是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最快捷的交通模式。

采用“车抱轨”的运行结构,安全可靠。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随列车位置分段供电,相邻分区只有一列车运行,基本没有追尾风险。实现GOA3级全自动运行,系统安全防护满足SIL4最高安全等级要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空间宽敞,乘坐舒适。单节载客量可超过百人,并可在2到10辆范围内灵活编组,满足不同载客量需求。

行驶中不与轨道发生接触,无轮轨磨耗,维护量少,大修周期长,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好。

图片

; ; ; 作为高速交通运输模式,高速磁浮可以成为高速高品质出行的有效途径之一,丰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
; ; ; 它的应用场景多样,可用于城市群内的高速通勤化交通、核心城市间的一体化交通和远距离高效联接的走廊化交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务客流、旅游客流和通勤客流对高速出行的需求日益攀升。作为高速交通的有益补充,高速磁浮可以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图片

据了解,围绕工程化产业化,中车四方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了专业的高速磁浮集成实验中心和试制中心,联合国内协作单位,构建了包含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在内全系统仿真、试验平台,搭建了从核心零部件、关键系统到系统集成的国产化产业链

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大“制高点”,是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 ; ; 多个国家沿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了长期持续研发,并建成或规划了试验及运营线路。高速磁浮作为前沿关键科技被列入了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提出研究推进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

“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和技术积累,我国基本实现了高速磁浮交通全系统的自主研制能力,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高速磁浮已从研发阶段进入高速试验阶段,将逐步过渡到示范运营、产业化发展阶段。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已具备了推进线路试验和工程化示范的条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通过建设高速试验线,开展高速磁浮综合试验和示范运营技术积累,可为我国高速磁浮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填补了航空和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可以助力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层级完善、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立体交通构架,丰富我国交通运输速度谱系,提高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高速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拉动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对于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