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警方“团圆行动”助19个家庭团聚

2021-07-16 12:07 来源:爱青岛

记者15日从青岛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工作部署,青岛市公安局将“团圆行动”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力查找解救被拐失踪儿童,严厉打击拐卖犯罪。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立足我市实际,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从支队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团圆行动”工作小组,加强人员力量,协调各分、市局及局直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组织全面梳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相关DNA数据,筛选采集完善复核补录单亲、双亲血样,并核查清理DNA数据库中比中的信息。刑警支队技术部门还指导各分市局以13个刑警大队技术科作为依托,在全市确定了13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方便群众就近采血。DNA实验室保持24小时工作状态。截止目前,共找到全国失踪、被拐儿童15名,为4个家庭找到走失亲属,已组织认亲6场次,团圆行动期间,破获拐卖儿童现行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解救被拐卖儿童1名。“团圆行动”工作小组已经为19个家庭圆了团圆梦

de46604410fe2dba5b6e4629325d46f.png

今年5月15日,公安部在济南开展团圆行动技术比对会战工作。此次参战人员是公安部从全国公安机关抽调刑事技术专家69名,这些专家都是刑事技术领域懂专业、会研判的综合型人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比对会战”广泛收集了失踪被拐儿童和父母的照片、DNA等信息,研究制定了技术比对会战工作规范,确保相关查找比对数据齐全。实现父母身份信息核实、疑似被拐人员情况核查、工作指令上传下达、行动战果复核统计等专项工作,为比对会战提供了案件管理、多模比对、综合分析、专家会商、任务推送等功能。会战中,参战专家拓展应用最新科技手段,及时与实地走访调查等工作相衔接,确保了比对会战取得成功。

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团圆行动”小组成员宋警官作为部级专家,到济南参与了这次会战。

宋警官介绍,青岛打拐数据库是从2009年就开始建立了。当时,民警就对青岛市福利机构临时寄养、收养、生活无着落人员进行了血液的采集,在收集到DNA数据后上传到了公安部的数据库中。近10年以来,青岛本地拐卖儿童案件没有积案。青岛需要进行核实比对的,都是疑似从外地被拐卖到青岛的人。

宋警官介绍,DNA数据录入系统以后,存在一定的容差,电脑系统无法比对出来,这个就需要专家人工反复比对,确认结果,数据匹配的难度直线上升。一条DNA数据包含非常多的信息,需要细致的进行对比,不停的排除非亲缘关系,最终比对出真正的父母子女关系。

“从早晨8点,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对着电脑上的数据,从中找出匹配的数据”,宋警官说,如何确定两份数据之间是否有关联,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如果不熟练,可能三四个小时才能甄别出两条数据之间的关系。

为了尽快帮助失散的家庭团圆,专家们放弃双休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一直为帮助离散家庭实现团结努力工作,每天守着电脑,在海量的数据中比对分析,进行大量的筛选和排查工作,锁定最终对象,找到被拐儿童。

c88d7ba500f1a36cb471339e16f8648.png

本地工作完成以后,宋警官又帮助其他地市的民警进行分析研判。有一些数据在初次比对过程中,被漏掉了。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数据的海洋中,帮被拐儿童找到了失散的父母。

宋警官说,DNA比对不仅需要耐心、细心,还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此次团圆行动中,一些数据存在不全、有误差等问题,给民警的工作带来的很大的挑战。但是所有参战民警,没有一个喊苦喊累,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失散的家人团圆。宋警官代表全国领先的一级DNA实验室出征,为青岛警方赢得了声誉。

记者采访得知,在比对信息,确认信息后,对于“团圆行动”仅仅是刚完成一部分,找到了被拐卖/失踪当事人,如何让他完成采血复核,并且与生父生母相认,其实也是“团圆小组”张警官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项挑战。

; ;;“我是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张警官。”

;;;;“你从哪里找到我的电话的?”

;;;;“我们接省厅通知,需要进一步采集您的血样。”

;;;;;“您考虑一下,我知道这事太突然。”

;;;;;“到时候再说吧。”

;;;;;“您先不要和家人说,先取个血样检测一下。”

;;;;;……

;;;;;“**下午好,您如果近期不能来青岛,可以到居住的附近公安机关采血。您考虑一下,可以吗?”

;;;;;“以后再说吧,现在没有时间。”

;;;;;……

;;;;;“您的生父.母亲没有错,他们找您很辛苦。”

;;;;……

;;;;“不好意思了,我在济宁采血了。”

;;;;;……

; ;;“你们能认亲,我们警方很欣慰。”

这是一段张警官跟一名当事人的沟通记录,从今年5月23日到6月9日,张警官几乎每天都要跟对方做动员工作。

张警官想方设法地劝说对方去采血,完成复核工作,然后小心翼翼地引导对方接受现实,并且还把其他被拐儿童的照片发给对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透过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事人对民警从抵触到初步接纳,再到配合的心理过程。

“试想一下,一位中年人突然有一天得知自己是被拐卖的,心理上肯定难以第一时间接受,他需要面对两个家庭的选择,面对着众多的取舍,我们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也尽量地照顾到他们的感受,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张警官说。

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亲人是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打击拐卖、防范走失,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下一步,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将进一步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的部署,继续通过不断完善儿童失踪快速查找以及信息采集检验、比对核查等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推送线索核查。”

b82048a93b7fa722b72547c5b3d4d19.png

案例一:买卖儿童 ;5人落网

5月14日,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走访摸排获取线索:暂住在我市青岛西海新区的江苏籍女青年冯某俊(女,37岁)有拐卖儿童嫌疑。获取该线索后,侦查员随即连夜赶赴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工作。

经调查,2021年2月贺某黔(男,28岁,贵州省人)以收养的名义,将自己6个月大的非婚生女儿吴某某交给冯某俊,并收取冯支付的人民币3万元。后该冯又以人民币5万元的价格将该女婴转卖至江苏南京。支队民警又随即赶赴南京开展工作,成功解救被卖女婴。目前该案已抓获涉嫌买卖儿童犯罪嫌疑人5名,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案例二:被拐28载 民警助力团圆

4月20日,省公安厅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向青岛刑警支队推送核查比中线索:青岛市2019年上传杨某某的DNA信息,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寻找丢失儿子的柳某某、李某某夫妇比中。该两人的小儿子柳某某,1993年3月在原籍上学途中被拐失踪,时年六岁。收到该线索后,刑警支队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联系杨某某通知其采血。4月22日下午杨某某进行采血。

支队连夜对该血样进行DNA检测。4月23日经DNA复核,确认杨某某就是柳某某、李某某夫妇被拐丢失28年的儿子。随后,支队又通过四川警方联系上李某某和柳某某夫妻两人。5月15日,夫妻二人从外地赶赴青岛,支队民警接送二人与亲生儿子相认,场面感人。;

(记者;王乾;通讯员 刘扬 左晟

附件:

135editor_07161220_60f10923424d620210716122051.jpg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