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前,
清政府在胶州湾畔驻军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这处海边的小渔村,
在坚船利炮的裹挟中,
走上了现代城市的发展之路。
如今,胶州湾的海水涛声依旧,
湾畔的景象却已沧海桑田,
当年的渔村已然变身国际化大都市。
今天的我们,
从开放、现代、活力、时尚
这四个维度回望城市的历史,
一座青春之岛的生长脉络渐次清晰。
纪念青岛建置130周年,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四集大型电视政论专题片《青春之岛》,今晚19点50分播出第一集《开放之力》,看老一辈青岛人口中的“青岛港”,如何站上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航地,青岛开埠贸易、港通天下,历史久远。
自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揭示了青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后,无论是德占、日占“租借地”时期,还是民国的特别市时期,直到上世纪中叶中国纺织业的“上青天”,改革开放后的计划单列市,再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支点的“双节点”城市,青岛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始终走在前列。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
130年后的今天,
站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
正在越来越自信地向世界讲述着
“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现代青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