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找工作的事,付师傅是黄岛人,原本在一家企业做维修工人,收入不高但也算稳定,前不久他计划给儿子买房子,就想换个工作多赚些钱,可是却没想到,新工作是找到了,却栽了个大跟头!
付师傅: 公司司机加盟,大约一月工资能在两万到三万,浏览完之后我就把自己的号码输入上去了。过了有三四天吧,高经理就打电话过来,问我是不是有意向合作。
通过网络,付师傅了解到一家山东领祥运输有限公司,每月可观的收入,让他很心动。很快,公司一位姓高的经理联系到了他。
付师傅:我说需要干什么 她说需要你买一辆车 挂在我们公司 公司统一车型 我们给你购买我们给你弄
买车金额13万6,却要挂在公司名下,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付师傅一想,这么好的待遇要是错过就太可惜了,他决定赌一把!
满心欢喜去上班,可没想到拉完货后才发现,干的活跟公司之前承诺的完全不一样,而且收入也相差甚远。
付师傅:从早晨八点来钟跑到下午四点我才回来。从市南跑回来,我去掉油钱、过路费、车的损耗,一年的保险得8000多块钱,去掉这些我一算我就一点钱不挣了。
几天干下来,付师傅觉得自己被骗了,可他再联系运输公司,对方的态度很敷衍。那么,付师傅应聘的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为了弄清它的底细,记者以应聘货车司机为由,联系上了这家山东领祥运输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按照对方说的地址,记者来到李沧区重庆中路,一名女子将记者带到了公司的二楼。
工作人员:都是点对点,咱这个活都是不装不卸,也不需要清点数量。你自己就负责开车,还有一个运费单的填写,运费单就是你今天从哪里发车、每天来回几趟,就是一天跑两趟。
无需装卸、只负责开车,一个月一万五左右,光听这待遇,确实够诱惑。可之后女子也强调,要想享受这么好的待遇,也是有条件的!
工作人员:现在公司自己家不养车了,需要司机自己有车带过来的。我们可以给你配车,需要你自己拿个首付,或者拿个全款,或者自己有新车带过来都可以。
一听记者想用自己的车,女子直说,公司对货车有一定的要求。
这家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要想上岗必须先买车,而且这车必须是四米二的箱货,还得是一年之内的新车。在交谈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楼下动静不小,下去一看,原来是一名男子在大厅里报了警。
记者:你也是买的货车吗?
货车司机:嗯,他就是坑钱。
男子看上去四五十岁,他告诉民警,之前自己也是这里的货车司机。
原来和付师傅情况类似,这名男子也是看中高薪来应聘货车司机,结果在买车后发现自己被坑了!
付女士:哥哥一直没有活,这个车不能放着吧,我就说你要不就打听打听卖了吧。卖了咱也得有个数,这个车多少钱,咱能卖多少钱。我就上4s店去问了,我说这个车裸车就九万来块钱,连保险加上路,所有的购置税都加上以后不超过11万块钱。咱现在这个车是13万6千7百元,这个钱差在哪?这钱上哪去了?
付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去过当初买货车的4S店,一番打听才得知,相同车型和配置的货车,只需要不到11万元,而付师傅买车花了13万6。可明明有公司牵线,怎么没有优惠反倒还贵了两万多呢?对此,公司的工作人员做出了答复。
工作人员:因为车辆要挂靠在公司。挂靠费不是说好几万,你这个车是营运车辆,营运车辆的保险、GPS还有服务费。
付女士:肯定是这家公司挣去了,肯定不是别人挣去了是不是?因为公司和4S店直接交接的,我们没参与。我们只是拿了现金,付给领祥公司去了。
在与公司签订的订车协议上,记者看到,甲方为山东领祥运输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也就是说,虽然是付师傅出钱买车,但名义上是他从公司订购的车辆。
付女士:我觉得这是个圈套。
先以可观的收入吸引眼球,再提出必须买车的要求,之后的工作又与承诺不符,眼下,两位应聘者都很“受伤“,可苦于前期证据不足,想要维权困难重重,为了了解情况,记者决定,再去与领祥运输有合作的物流园走一趟。
记者来到了位于胶州市赣江路的一个国际物流园,三四辆有着领祥标志的绿色货车停在门口,记者以想要应聘为由,上前与货车司机搭话。
这位司机师傅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并没有点对点的活,而且也需要自己装卸。
正说着,司机师傅指着不远处一位男子,说他就之前在领祥,现在与公司解约不干了。
这位男子说,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现在不干了,一旦转卖车辆直接就损失五万多元,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带走车,去了其他的运输公司当货车司机。
一番调查,记者发现,这家公司先以可观的收入吸引眼球,再提出必须买车的要求,之后的工作又与承诺不符,可付师傅现在心里没底,因为当初应聘时,自己没有留下更多的证据,想要维权很困难,除非对方亲口承认。记者决定,再到这家公司走一趟。
这位工作人员姓高,正是记者之前来应聘时见到的女子。一听付师傅想来退车,她首先声明,这件事并不是他们公司的问题。
高经理说,公司有点对点的活,收入也是一万多,如果付师傅愿意,马上可以给他安排,但如果他不愿意,公司也会处理好后续的问题。
高经理表示,与付师傅协商可以,但需要记者先回避,在门口等待了半个小之后。
眼前这位是公司市场部的黄经理,面对镜头,他表示,会尽快解决付师傅的问题。
口头承诺的很好,但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这次能处理好吗?付师傅心里一直犯嘀咕,现场,记者也联系了李沧区劳动监察局的工作人员。
在付师傅与公司签订的车辆加盟合作协议上,执法人员注意到,其中一条内容为:本加盟托管协议不是劳务协议。也就是说,付师傅与公司并不属于劳务关系。
不是员工,竟一跃升级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听到这一消息,付师傅心里五味杂陈。
据了解,只要用人单位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双方就应属于劳动合同关系。那么既然付师傅说,当初应聘时,高经理承诺过会给他投保险,那又怎么会是合作伙伴呢?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