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青岛海关创新海关税款“一保通”服务海尔中心仓项目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内正式落地,这也是青岛海关首次实现海关税款担保跨业务领域使用。
海关税款“一保通”是青岛海关为自贸试验区企业量身打造的一种海关税款创新担保模式,此次创新主要是将汇总征税和分送集报两项改革业务的海关税款担保通用,以解决企业资金压力。汇总征税是允许企业凭税款担保,在一个自然月内无需“逐票缴税”,直接通关放行,然后在第二个月一次完成税款集中缴付。分送集报是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分批送货,集中报关”。两者都需要海关税款担保,“一保通”模式下,企业可以将汇总征税担保直接用于分送集报业务,从而将汇总征税和分送集报两项海关通关优惠措施有机结合,为企业构建新型通关物流模式,有效提升企业通关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海尔借此新型模式,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内的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设立中心仓库。“‘一保通’不仅可以节省担保费用,还帮我们实现了全新的通关物流模式。”海尔旗下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跨境物流进口中心经理杜萌琳说,据估计,海尔中心仓运行并使用新型通关物流模式后,物流速度将大大提高,同时可以为企业节省运输、仓储等一系列成本支出。
据了解,过去企业进口物料时,需要先在境外集货,然后根据国内生产需求,从国外仓通过空运一般贸易进口到工厂使用,整个进口流程需要花费1至2周时间。由于进口物流运输时间长,为了保证生产不中断,公司还要在本地进行相应的库存备货。去年疫情发生后,物流运输受阻,进口周期延长,不仅供货效率降低,备货和仓储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
青岛海关在了解上述情况后,主动派员与海尔进行对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推出了“一保通”担保创新,为企业制定“汇总征税+分送集报”的新型物流通关模式。在新模式下,海尔在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内建立中心仓,国外供应商先把货物都存入区内仓库,海尔本地工厂需要使用货物时,可以使用分送集报方式,无需向海关申报,直接从综合保税区内多批次提货出区,每月集中申报一次即可。这样供货周期基本可以缩减到一天以内,同时实现货物即用即提零库存。每月集中申报时,企业可使用汇总征税缴税模式,“一次申报、一次缴税”即可完成当月所有货物通关手续。“一保通”允许将汇总征税担保直接用于分送集报业务,相当于一份海关税款保函同时办理两项业务。据企业测算,新模式下,原材料进口供货周期可缩短90%以上,另外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库存费、运输费、担保费等费用约1500万元。
海关税款“一保通”是青岛海关为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出的一项全新惠企措施,有助于企业降低通关物流成本,抓住开放机遇扩大国际国内市场。据青岛海关关税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青岛海关还将结合属地纳税人管理工作,聚焦辖区内重点税源企业,以解决企业进出口业务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为目标,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创新组合,助力企业发展再提速。
青岛新闻广播融媒记者:李昕 通讯员:陈苍虬、姜燕、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