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日子,在岛城,文明祭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摒弃燃烛点香、焚烧纸钱等习俗,用新的安葬方式和祭奠形式,践行文明新风。
今年清明,不少市民报名参加青岛市殡仪馆举行的共祭仪式。共祭现场,钟鸣九响、诵读祭文、敬献鲜花……绿色、文明的理念贯穿始终,简约而不失庄重。2018年至今,市殡仪馆已陆续举办共祭仪式260余场,参与者达5万多人次。
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方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清明时节,青岛市殡仪馆生态人文公园内鲜花盛开,启用三年来,这里一直为市民提供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服务。在岛城,还有不少市民选择海葬这一生态葬形式,自1991年开展海葬至今,已有22769名逝者长眠大海。
从2000年建园起,福州北路上的福宁园便禁止烧纸焚香。手捧一束鲜花前来祭扫,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此外,福宁园还推出代客祭扫服务,满足市民需求。
清明时节风干物燥,是山林防火关键期。相关区市大力倡导文明祭奠方式,严防山林火灾发生。即墨区龙山街道投入20多万元,采购了11万支鲜花,在36个村庄的祭祀点免费发放,倡导村民以鲜花寄托哀思。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