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青岛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
奔向新征程,开放的青岛迸发磅礴势能
今天(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四五”时期全市商务工作主攻方向与目标。未来5年,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的同时,青岛将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消费扩容升级;将建设高标准流通体系,提升商贸流通发展质量;将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对外贸易;将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有序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促进国内外产业协同发展;将建强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朋友圈”。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主要围绕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工作。
将加强需求侧管理,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培育发展一批国际产品和服务消费新平台,立足胶东、辐射黄河流域、放眼东北亚乃至更大区域,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将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便利企业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国内外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抢抓RCEP签署机遇,深化与日韩地方经济合作,构建优化与黄河流域城市、胶东经济圈等区域的互动协作机制,打造与日韩、香港等重点国家(地区)间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主要围绕增强消费供给水平、强化消费载体建设、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乡村商贸振兴工程、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展工作。
将实施“青岛购物”系列行动,联动半岛消费联盟资源,并深化与日韩在消费领域的合作,加大对高端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将加快形成“一带三区”(滨海消费带和环胶州湾活力提升区、新兴发展区、战略发展区)消费空间,形成“8分钟便民商圈”,打造一批网红夜消费打卡地,并推进胶东国际机场、邮轮母港设立口岸免税店;将发展“四首经济”(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提升城市消费供给质量;将支持10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培育创建20处特色商贸小镇,促进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将跨界打通内外贸协同发展壁垒,支持青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建设高标准流通体系方面,主要围绕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增强流通主体实力、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提升商贸流通数字化水平开展工作。
将复制推广“海尔卡奥斯”“酷特C2M”和“利群智商”等生态供应链模式,培育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将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多维度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竞争力,并降低中小商贸企业物流成本;将完善标准制定体系,加强标准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使用;将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方面,主要围绕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外贸主体能级、建设高水平贸易促进平台、做优做强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贸易模式创新发展、推进服务贸易升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开展工作。
将加大对欧美、日韩传统市场以及东盟、“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将引进国内外知名贸易企业落户,支持轻质循环油、棉花、橡胶等产品现货综合交易,并培育一批工贸一体制造业出口企业;将打造大宗散货商品全国集散中心,推动北方船供油中心建设,形成原料进口、B2B交易、仓储物流、生产加工到末端零售的完整产业链,优化口岸贸易基础设施;将促进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转型,基本建成对日韩的物流枢纽,升级打造多个集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商业模式创新基地、大数据分析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优化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即墨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将全面落实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争取国家重点推进、探索事项在我市先行先试;将制定关税保证保险扶持政策,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实现对口岸监管资源和码头生产资源的信息化整合。
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方面,主要围绕优化顶格推进的招商引资制度、依托重大项目招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国别招引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开展工作。
将加快项目落地率,推动重大项目招商;将实施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招商,建立健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深化拓展与黄河流域城市在经贸投资、产业协作、商旅文化、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开放合作融通;将突出先进制造业招商,保持制造业比重稳中有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突出对上合和东盟国家的贸易类、能源类及大宗商品项目招商,吸引“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资源;将依托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和调度平台,实现问题收集、协调、解决、反馈实时在线办理,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投诉、建议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形成推进合力。
有序推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主要围绕优化全球区域和产业布局、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培育本土国际化经营企业、创新走出去服务体系开展工作。
将对东盟地区重点推进原材料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合作,推动轮胎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对欧亚地区,重点推进家电电子等优势制造业合作,开展资源产品开发合作;对非洲地区重点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中东欧地区积极扩展国际物流合作;将培育境外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引入多元化股东或合作伙伴,支持企业通过承接国家对外援助项目,拓展非洲、拉美新市场;将支持海尔、海信等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和研发机构,并发展国际物流、海外仓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将建设“信息共享、金融创新和政策指导”三位一体的走出去服务体系,建立重点境外项目联络监测服务平台。
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RCEP,以及相关开发区、国际客厅等都是青岛颇具优势的开放平台,建强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方面,将主要围绕这些平台开展工作。
将在上合示范区争取一批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商旅文化、海洋合作“五个中心”建设;将在青岛自贸片区加快实施推进106项试点任务实施和制度创新,促进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建设发展;将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储备一批具备条件的国际合作园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升级、错位发展;将推动与香港深度合作,建设“青岛香港国际客厅”,全力促进港企驻青、港货入青,吸引金融、投资、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来青投资;将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契机提升高水平开放,把我市打造成国内参与RCEP的重要前沿和示范基地;将放大“国际客厅”效应,加强胶东经济圈和黄河流域商务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衣涛)
附:【主攻方向及目标】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大中型商业网点达到200个以上。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货物进出口额年均增长6%,服务进出口额突破1100亿元,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达到800亿元。
——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十四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按商务部FDI统计口径累计达到310亿美元,过亿美元重点项目引进内资总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对外投资合作有序健康发展,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保持稳定。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基本建成。到“十四五”末,青岛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突破2000亿元。
——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全市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合作年均增长8%,双向投资项目突破100个,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
——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市省级以上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每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经开区前三主导产业集聚度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国际经济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世界经贸“朋友圈”更加广泛,交流合作活动更加务实多元,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网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青岛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客厅”在集聚配置国际国内资源要素中发挥重要作用。
——区域协同开放的青岛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对内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形成发展互动,对外扩大东西双向开放,面向上合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通日韩,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战略支点、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