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节,许多人家里都有挂芦苇编制的宗谱帘子,祭奠祖先的传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芦苇帘逐渐消失在楼宇生活中,但芦苇帘的编制技艺却保留了下来。83岁高龄的胡维智就是芦苇帘编制技艺传承人,今天,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非遗项目。
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城阳区棘洪滩街道赵家堰社区的胡维智与老伴正在赶制过年用的芦苇宗谱帘子。不同粗细的芦苇,逐一排列在扁担上,用编织球上的线绳间隔绑定,逐渐形成整幅的帘面,最后铡去毛边,整理成型,大约两天一幅一米半宽、两米多长的帘子就能制作完成。据了解,芦苇帘主要是春节期间,挂宗谱时使用。
作为一名芦苇帘编制技艺传承人,胡维智今年已经83岁高龄,据他介绍,赵家堰、毛家、徐家等社区是棘洪滩当地芦苇帘的集中产地,芦苇帘编制自清光绪年间传入,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近130多年的历史。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苇编制品逐渐被现代工业制品所取代,此项技艺只掌握在极少数老人手中。
编制芦苇帘的材料取自棘洪滩街道大大小小河塘水沟的芦苇,每年霜降,芦苇经霜一打,叶子掉了一大半,芦苇杆就更结实了,那时也是割芦苇的最好时机。赵家堰老村在棘洪滩街道西北的桃源河边上,老村地势低,河塘里长了好多芦苇,虽然1997年因“引黄济青”工程,全家人搬到了新村,但是胡维智还是习惯回老村的河塘割芦苇。
把芦苇割回来,再晾干、剥皮、编制,一张芦苇帘大约两天才能编好。胡维智说,编制一幅芦苇帘不难,难的是利用芦苇的天然骨节和颜色对比编制出富有自然风情特色的图案。
老伴儿王同彩从嫁给胡维智那年开始,就跟着学会了芦苇帘编制,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虽然年龄都挺大了,但是俩人的默契配合还是每个冬天都能完成几十幅芦苇帘的编制。
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了传统的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维智还是将芦苇帘的编制技艺传授给了二儿子,如今胡家的芦苇帘编制已经传到第四代。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