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青岛大风降温,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者再次牵动着全社会的心。12月29日晚,在对青岛市区开展街面巡查时,一个住在2平米木箱子里的男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当晚巡查的路上,又遇到了这名男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木箱子约有2平米左右,外面是用各种木板拼接而成,前面有一个轮子,能看出是车体的形状,侧面一个木板可以打开关上,应该是方便上去下来,箱子的顶上也是可以掀开的。车的四周挂满装着塑料瓶的袋子,车四周地面上散落着各种废品垃圾。箱子里面能看到有插座、电线、灯以及隔板等,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依旧无法想象这个车里可以住下一个成年男子。
“大爷,您晚上就住在这里吗?”对于记者的来访,起初他并不理会,但来来回回几句交流之后,他渐渐愿意说几句。他主动问起记者姓什么,随后又表示自己姓徐,我们暂且称他为徐大福(化名)。他表示,自己是平度人,今年52岁了,来青岛市区十几年了,平时就捡捡垃圾,以拾荒为生,晚上就住在这个木箱子里。
针对网友关心的生活问题,以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徐大福一边笑着一边摆摆手说:“我不需要帮忙,谢谢他们,我的基本生活我自己可以解决。”当问及家人,他就闭口不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麻烦别人,我这样生活挺好的。”徐大福反复说着这句话。
12月29日晚,青岛开展专项行动救助露宿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发现了这个住在木箱子里的男子。
采访中,一个住在周边的居民过来给徐大福送来了一罐花生油和新的军大衣,徐大福双手接过花生油,对于军大衣他说不用了,他指指自己住的车里,“装不下了,谢谢!”徐大福表示,救助站送来的棉被和军大衣都放在车里了,再多的东西也装不下。“哎呀,这个人太客气了,平时给他啥也不要,看他太可怜了,想帮帮他,他一般都是拒绝。”周边居民说。
徐大福现在呆的地方,旁边是一个便利店。“他经常来我们店里接热水,每次都很客气。”一位店员说:“他这个人很自觉,经常在我们店前面住一段时间就走了,然后过几天再回来,每次走,他都把地上收拾的干干净净。”店员表示,有一次他马上要走了,进来店里,用报纸包了一个东西说,把这个给你们店长,谢谢他让我在这里接热水。“我打开一看,报纸里面是一个钨丝。可能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心意吧。”店员说。
救助站工作人员为流浪人员送棉被和大衣。
记者联系到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海波,他表示,对于发现的露宿人员,他们会尽量劝导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于不愿意到站求助的,他们也表示尊重,发放足以御寒的棉衣棉被、食物、水等,持续救助。
对于去救助站,徐大福一直是表示拒绝的,“我这样生活挺好的,不用担心。”问及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吗?徐大福说,他希望自己还是这样每天踏踏实实的生活,“我想把这个车再改造改造,不用手拉,改成电的。”徐大福说,想这样生活一直到老。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