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楷模,每一个楷模都呼应着时代的需求。中宣部把“时代楷模”称号授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提醒着我们当下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楷模去引领、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去突围。
“连钢创新团队”是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运营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新华社专门采制了深度报道《中国智慧港口的“拓荒人”——记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详细记录展示了“连钢创新团队”的事迹和精气神。
2020年6月,当连钢创新团队被命名为“青岛楷模”时,来自青岛港的另一位引领了时代的楷模许振超说了一段话:“‘连钢创新团队’传承了港口人一直以来的‘拼命创新’精神,是几十年港口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展示出工业互联网时代国际一流海洋港口的全新面貌!”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一在青岛港代代相传的精神,在当下这个时代的新表现形式,就是在创新和技术上顶劲死磕,在关键技术领域打破卡脖子,实现技术的独立自主、确保中国的产业安全。正如连钢创新团队做的那样:
截至目前,团队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并构建了国内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特等奖等20余项。
2017年12月3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出单机效率39.6自然箱/小时的新世界纪录,单机作业效率全面超越人工码头;2020年12月17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又创出桥吊单机作业效率47.6自然箱/小时,第六次刷新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
港口的装卸效率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世界工厂中国来说,国际市场是无数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市场,作为世界第7大港,青岛港是沿黄流域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港口的装卸效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货物、资金周转周期,关系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港口的效率关系着开放大门的打开程度,效率越高、开放的大门开的越大,青岛对于货源腹地的覆盖能力就越强,青岛在国际市场上的航运地位就越突出,由此才能支撑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新时代,航运业正在向船舶大型化方向加速发展,原本满载量不到1万标准集装箱的货船,正在被满载量超过2万标准集装箱的超大型货船替代,单艘船舶的作业量显著增大。超大型船舶的出现“摊薄”了每个集装箱的平均运费,但船舶本身的运营成本显著上升,因此对效率要求更高,装卸效率越高的港口,越容易吸引到这些超级巨轮,由此枢纽地位就更加凸显。
从这个意义上说,“连钢创新团队”不仅是在自动化码头解决方案领域插下了中国旗帜,更是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拓宽了大门。
“连钢创新团队”的出现,也是时代的需求。
在过去,以许振超为代表的金牌工人苦练技术、升级设备、优化管理,一再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超级巨轮带来的庞大任务调度、集装箱装卸任务量,对效率提出了更高挑战,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寻找解决方案,是应对超大型船舶时代的必然选择。
对于整个港航产业来说,“连钢创新团队”带来的高性价比自动化港口解决方案,无疑也为全行业尽早迈入工业互联网港口时代,修筑了一条高速公路,更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确保了中国自动化码头领域的产业安全。
在自动化码头的升级上,套用国外成熟技术的“拿来主义”隐患颇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很容易像芯片、集成电路等产业一样,被国外卡脖子。而且从成本和本地化角度考虑,国外技术也并不适合直接用在中国码头。
例如“连钢创新团队”在成立初期,曾经考虑过直接运用国外技术,团队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外自动化码头“取经”,可得到的无一例外是外方专家对技术核心区的“连捂带盖”。在核心区,不准下车、不准拍照,只得远远观望,要么就开出天价购买他们的成熟技术。其中的捆绑销售、技术封锁不言而喻。
“拿来主义”说来简单,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但是弊端十分明显,这种方式周期长,花费高,且后期维护也要完全依靠国外技术支持,是一种后患无穷的选择。正是因为如此,“连钢创新团队”才放弃捷径,走上了最难的研发之路,就如坚持自主创新的华为。
而且对于整个产业链条来说,自研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从人才需求侧倒逼人才供给侧的升级。
自动化码头的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会不会造成机器抢走了人的饭碗。对此,“连钢创新团队”的领头人张连钢有着非常精彩的回答:“自动化码头在装卸上确实节省了大量人力,但是对于软件、程序、算法等技术人员的需求却大大增加,实际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我们的自动化码头现在是全球第一,我们计划并且已经开始把解决方案输出到国内外,这会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楷模,每一个楷模都呼应着时代的需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现在,“连钢创新团队”这种打破卡脖子、顶劲拼创新的执着,就是对这个时代中国发展需求的最好回应,这是新时代的中国战斗力。
来源:回澜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