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线上线下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准配对,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召开的时间正值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周年,此外,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在内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这些都让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11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在今年开幕式的视频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表示,7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他提出: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受疫情影响,本次东博会和峰会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多月召开,规模却并未缩减,实体展规划总面积10.4万平方米,总展位数5400个,除中国和东盟国家以外,还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8家企业参展,此外,还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展形式,云上参展企业1956家。在博览会现场,一些展台第一天开放就引来了大量人流,让参展商有些始料未及。
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生态、教育旅游、投资服务以及科技创新均有所展示,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这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常态化的国际经贸盛会,而2020年赋予了它格外不同的意义。
今年恰逢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十周年,10年来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亿美元,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到10月,中国—东盟贸易额逆势增长7%,东盟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高度定位和期待,引发了来自东盟各界人士的共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11个国家,19亿人口,自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上,多个新的合作领域也涌现出来,比如首次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首次设立的国际门户港展区,以及首次设置的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等。
对于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还来自于今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覆盖了东盟和中日韩等经济体,正式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将实现零关税。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欢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签署,希望尽早生效。要用足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为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本届东博会、峰会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今年也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已逐渐在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中释放出全新的动能。疫情之下,中国与东盟各国人员往来有所减少,而跨境电子商务却飞速发展,据业务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共完成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3187.76万单,交易额16.27亿元,交易额同比增长175%。广西一家本土物流公司研发的中国—东盟智能跨境物流平台于日前上线,来自中越两国的货车可以通过平台提前预约过关时间,错开高峰段,通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参加东博会的东盟国家参展商而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也格外明显。咔玲娜作为参展商第一次参加东博会,她所代理的印尼知名品牌饼干,已经在中国线上线下多个渠道铺开,销量十分可观。
中国发达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及与东盟国家日益活跃且便利的跨境电商贸易,让咔玲娜对于未来有了更大的构想。
就在此次东盟博览会峰会召开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壮大,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利的外部条件。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在东博会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展区,观众可通过VR设备,“走进”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方位感受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生机与活力。广西北部湾去年9月被确立为我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门户港,也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支点。目前,北部湾开通了覆盖我国主要港口以及东南亚、东北亚、南非等52条国内国际航线。值得一提的是,“海铁联运”作为提升港口运力的重要一环,还打通了西部内陆区域的企业对接国际大循环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发挥着重要衔接作用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量实现了疫情之下的逆势增长。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放眼未来,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命运休戚与共的重要伙伴。无论是团结抗疫,还是经贸往来,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蓬勃生机和强劲势头,折射出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成为中国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强调:“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展望未来,中国将同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并肩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繁荣美好的未来。
今年恰逢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十周年,10年来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亿美元,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到10月,中国—东盟贸易额逆势增长7%,东盟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高度定位和期待,引发了来自东盟各界人士的共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11个国家,19亿人口,自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上,多个新的合作领域也涌现出来,比如首次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首次设立的国际门户港展区,以及首次设置的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等。
对于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还来自于今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覆盖了东盟和中日韩等经济体,正式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将实现零关税。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欢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签署,希望尽早生效。要用足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为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本届东博会、峰会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今年也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已逐渐在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中释放出全新的动能。疫情之下,中国与东盟各国人员往来有所减少,而跨境电子商务却飞速发展,据业务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共完成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3187.76万单,交易额16.27亿元,交易额同比增长175%。广西一家本土物流公司研发的中国—东盟智能跨境物流平台于日前上线,来自中越两国的货车可以通过平台提前预约过关时间,错开高峰段,通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参加东博会的东盟国家参展商而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也格外明显。咔玲娜作为参展商第一次参加东博会,她所代理的印尼知名品牌饼干,已经在中国线上线下多个渠道铺开,销量十分可观。
中国发达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及与东盟国家日益活跃且便利的跨境电商贸易,让咔玲娜对于未来有了更大的构想。
就在此次东盟博览会峰会召开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壮大,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利的外部条件。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在东博会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展区,观众可通过VR设备,“走进”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方位感受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生机与活力。广西北部湾去年9月被确立为我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门户港,也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支点。目前,北部湾开通了覆盖我国主要港口以及东南亚、东北亚、南非等52条国内国际航线。值得一提的是,“海铁联运”作为提升港口运力的重要一环,还打通了西部内陆区域的企业对接国际大循环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发挥着重要衔接作用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量实现了疫情之下的逆势增长。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放眼未来,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命运休戚与共的重要伙伴。无论是团结抗疫,还是经贸往来,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蓬勃生机和强劲势头,折射出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成为中国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强调:“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展望未来,中国将同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并肩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繁荣美好的未来。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