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这是乌兰牧骑队员们一直信守的诺言。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由于牧民居住分散、通信落后,牧区文化生活严重匮乏,党和政府的声音也难以传达到基层。
1957年6月17日,以共产党员为骨干,草原上诞生了第一支乌兰牧骑演出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一辆马车、9位演员,带着马头琴、三弦、四胡等几件简单乐器,以小型流动文化工作队的形式,深入牧区开展文化服务。不落下一个蒙古包,哪怕只有一位农牧民,他们也会照演不误。
长调悠扬六十三载,乌兰牧骑就像一湾清泉滋润着草原。63年来,内蒙古全区已经发展到75支乌兰牧骑、3000多名队员。当初一驾马车上的文艺轻骑队,如今已发展为植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独特文艺团体,火红的热情从未消退,“红色的嫩芽”根深叶茂。
“你们好!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号召大家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回信,如今装裱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厅。短短数百字中,“人民”这个核心关键词牢牢镌刻在内蒙古30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的心里,它是指引和激励,更是乌兰牧骑的使命和初心。
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乌兰牧骑坚持六个“不分”: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优劣,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群众。
“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乌兰牧骑赢得群众喜爱的成功之道。
“哪里有群众,我们就到哪里演。”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华丽的舞台,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一专多能、身兼数职,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不但传承文化,还传承一种“乌兰牧骑精神”。
在草原上,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为“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队员白天帮助牧民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是体验生活;晚上演出,用艺术手段还原农牧民的生活。这样的文艺创作更贴近农牧民生活,所以农牧民爱看。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再次为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点赞:“乌兰牧骑这个形式,就是真正为我们的老百姓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文艺。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倡的,支持和扶持的,而且应该把它推广开来。”总书记勉励大家:“这种形式确实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这里边传承了我们很多传统优秀的文化。祝贺你们!”
总书记的关怀激励了内蒙古全区乌兰牧骑队员。乌兰牧骑从原先的一支支文艺小分队逐步演变成了“送政策、送科技、送文艺、送医疗”的“乌兰牧骑+”综合服务队。两年来,内蒙古5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综合志愿服务活动4000多场。
进入新时代,草原上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艺术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的增多,使得农牧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这给乌兰牧骑更好地服务农牧民提出了新要求。
“线下”出精品,“线上”送节目。马背上的“文艺轻骑兵”开辟了网络新舞台,惠民演出换了一种打开方式,连接WIFI、实时录制、发送链接……“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等新的服务方式,把文化服务的“遥控器”真正交到了群众手中。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文化事业的目标任务。
依靠人民创造文化,为了人民繁荣文化,通过人民展示文化,保障人民共享文化。只有把艺术播撒给全体人民,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才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题中应有之义。
草原上,乌兰牧骑的歌永远也唱不完。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