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道路是否通畅、物流是否高效,是关系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一环。但近日,我市部分道路存在滥设限高限宽设施的问题被“曝光”,反映出当前在我市道路通行、物流运输等方面仍存在着“拦路虎”的现象。
在科苑纬四路与青银高速交界桥附近,记者看到,这里放置了限高限宽设施,其中,设施上方的交通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限高2.3米”,靠近道路左侧的限宽设施已经被过往车辆“蹭伤”。
针对这一情况,市纪委监委“护航”工作专班向有关职能部门了解核实,并厘清了全市不同道路、桥梁的管理责任单位。
“护航”工作专班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部门和单位为解决噪音污染、通行安全、路面保护等问题,简单地采取“一限了之”的做法,直接影响了物流效率和居民出行。
在“护航”工作专班推动下,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公安、住建、城管、水务等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道路限高限宽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和区(市)立即行动,对公路、城市道路、堤顶防汛道路、产业园区道路、旅游专用道路、村庄巷口道路等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并对限高限宽设施的数量、位置、设置依据、管养情况等信息建立合账。11月13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情况,查摆存在的问题,推动排查整治工作落实。截至11月16日,全市已排查限高限宽设施874处,其中249处违规设置的限高限宽设施正按计划拆除,整治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