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山东平阴县的一个乡镇。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拥有全国最大的炭素电极制品生产基地。是中国洞栽鸡腿菇之乡。史传孔子曾三次来此讲学。而今,乡村振兴又创出自己的特色。
从济南出发,沿济菏高速往西南7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孔村镇。孔村镇是否与孔子有关?笔者也思忖。孔村镇党委书记赵鹏解开疑惑:孔村镇境内有孔子山,山下有石碑刻有“杏坛遗响”四个大字。孔子山是国内唯一有史记载孔子“工作”过的地方,他们正以此为依托推进文化振兴。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名片和发展理念。孔村这个拥有4.2万人的乡镇,拥有令人羡慕的百亿级炭素产业集群,以及国内洞栽鸡腿菇特色产业,使得该镇的年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孔村镇秉持“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为统领,立足自身实际,党委、政府一班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孔村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循环经济示范镇等亮丽称号,令人瞩目。
本土大学生回村任职
破解人才振兴难题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可是在基层面临的现状是,本土大学生一个个考走了,存量的乡村人才流失严重,村级治理力量愈加薄弱,谈何振兴?
“必须首先破解人才振兴难题,乡村发展才有希望。”孔村镇党委书记赵鹏介绍,镇党委充分调研论证,决定突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在全市率先探索了选聘本土大学生回村任职的工作模式。
2018年7月,孔村镇迈出历史性的一步。他们发布“英雄帖”:选聘有本村户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回村任职。经过层层选拔,18名本土人才脱颖而出,并顺利入职。
经过实践的检验,选聘出来的本村户籍人员有着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融入村级工作状态更加高效良好,无论是镇上和村里对其都有着较高评价。从这点出发,2019年孔村镇继续为各村选聘回村服务人才,按照统计报名、政审把关、村级测评、素质评价、笔试面试、体检公示和培训聘用“七步工作法”,最终有15名本土人才被成功录取。
应该说,孔村镇本土人才的成功选聘,为村级班子注入了新活力。解决了现实农村人才短缺问题,增强了后备力量。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战斗力和组织力。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在各方面均发挥着带头作用,帮助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孔村镇增力强基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平阴县乡村振兴助理员乃至济南市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招聘积攒了经验,为乡村人才振兴探索了路子,破解了难题,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试验田”“排头兵”,意义深远。
在抓好引回扎根人才同时,孔村镇还深入排查摸底候鸟型人才。通过“大走访、大摸排”活动,共摸排出本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114名,目前已建立微信联络群,启动打造“乡村人才振兴·候鸟工作站”,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服务乡村振兴。
做大产业振兴格局
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
持续壮大工业经济支撑地方财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孔村镇的炭素产业已从1985年最初依赖平阴铝厂年产2.6万吨的一家小型炭块厂发展到拥有8家炭素企业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在镇党委政府“做大、做强、做优”理念的引导下,继续向企业集团整合。早在2013年,孔村镇财政收入就突破亿元,成为平阴县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炭素产业贡献率达到90%以上。支撑孔村镇连续多年获得平阴县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标兵乡镇。孔村炭素电极产业经过集约发展,牢牢占据全国炭素电极产量的五分之一,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炭素电极制品生产基地。澳海炭素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创新提标。2018年成立的平阴县企业家协会炭素分会,成功承办2019年全国铝用炭素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孔村炭素“绿色发展模式”叫响全国。
农业产业做特做优。多年来,土洞种植鸡腿菇是孔村镇的特色产业,名扬全国。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来自山东孔村镇的鸡腿菇一度占到市场的八成以上,并且价格坚挺。孔村镇食用菌产销两旺时,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村妇女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60元左右,小小鸡腿菇成了惠民富民的大产业,孔村镇也先后被授予“中国洞栽鸡腿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等荣誉。然而,近几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鸡腿菇产业逐渐陷于萎缩状态,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甚至全镇3000多条土洞中有很多已经闲置。
为让鸡腿菇产业进一步“蝶变”为一个复合型优势产业,孔村镇高起点规划总投资4亿元的“三三融合”乡村综合体。第一个“三”是一品、一谷、一村,即平阴洞栽鸡腿菇区域公共品牌、七彩谷产业园、北毛峪村美丽乡村。第二个“三”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镇财政每年出资3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菌农和菌包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平阴土洞鸡腿菇”形象标识等获得国家版权局保护。孔村镇招商引资1.08亿元建设鸡腿菇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菌农提供技术培训、菌包生产,菌菇回收、烘干、冻干、包装、销售等一体化服务。规划建设菌菇文创体验园,同步建设农家乐、民宿、采摘区,与七彩谷一道成为一处以鸡腿菇为特色产业的农旅体验乡村综合体。最终建成集生产、文旅、养生等为一体的老百姓家门口富民项目。全镇形成“东菜、西菌、中药材”的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结合自身工业经济实力强大的优势反哺“三农”,孔村镇引导成立了“百万炭素扶贫基金”,由辖区内的6家炭素企业共注入资金110万元作为基金启动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工作。还发挥炭素工业优势带动民生事业发展。利用炭素余热供暖,早在2012年,孔村社区就成为平阴县第一个实现集中供热的农村社区,孔村镇也成为全市第一个集中供暖的乡镇,这种优势在全省也不多见。最近三年,孔村镇以省级农村清洁能源试点镇建设为契机,突出工业余热集中供暖特色,充分发挥工业余热富集的优势,积极响应清洁供暖计划,通过煤改电、煤改气,使全镇37个村1.8万人享受到清洁供暖。
发掘“孔子”等地域文化
促进乡村文明发展
孔子讲学文化是历史赋予孔村镇的一笔财富。孔村镇依托《钦定四库全书》记载孔子到孔村镇的孔子山讲学、孔子弟子高柴隐居地高路桥村和廉氏故居等历史渊源,规划设计以“讲学”为主题的孔子山公园、以“天下第一楷树”为载体的文旅古村,投入170万元对廉氏故居进行了高标准修缮,百年老建筑焕发新生。
孔村镇深入挖掘整理乡村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孝老爱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依托王楼平阴县委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进行提升,启动保护修缮熊善隆烈士故居。依托全国手工艺者集善之家——绿泽画院,投资1.94亿元,高标准打造集艺术创作、书画展览、绘画培训、画作拍卖、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文化艺术中心。传承王皮戏、渔鼓、太平拳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其中太平拳项目传承人积极发挥作用,先后承办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等。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评选先进、救助帮扶、文化娱乐、庆贺节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王皮戏和渔鼓书项目传承人分别组建团队,加入孔村镇政策理论说唱团,将传统文化项目和当前政策宣讲有机结合,既弘扬了社会主旋律,也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等家风家训理念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引导形成良好文明新风尚。
做精生态治理
建设绿色清洁美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点。
为改善生态环境,从2018年起,孔村镇投资2000万元,在石姜线道路两侧15米范围内栽植绿化树木,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廊道。经过两年维护,这条途经15个村,串联起镇域内廉氏故居、杏坛遗响遗迹、中共平阴县委旧址、七彩谷食用菌产业园等景点的绿色长廊展现绰约风姿,两侧植被错落有致,移步换景,让人赏心悦目。
据赵鹏介绍,他们坚定“生态立镇”理念,先后投资3800余万元,集中实施绿色屏障及“一心、三河、多面、一廊道”绿化工程,共计新增绿化4800余亩,其中占地320亩的绿色屏障将驻地和炭素产业园隔离开来,绿化600亩的24.7公里石姜线绿色廊道成效明显。同时,率先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投入700余万元创新实施“人均一百五十元”绿色家园建设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
深化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各村构建起包片、托管、街长制等长效监管机制。严格奖惩,落实月检查、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切实发挥激励督促作用。持续推行孔村镇垃圾分类处理总体方案,2019年,孔村镇投入550余万元,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深化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在孔村社区试点投放2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入户登记二维码,开展“积分制”工作,全镇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同步配建日压缩处理80吨的垃圾中转站,实现136名保洁员不间断上路清扫,垃圾“日产、日清、日运,不过夜”,群众满意度较高。
孔村镇还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启动镇驻地全域雨污分流,这个在城市里已经算是标配的项目在孔村镇农村也实现了。雨污分流后,通过污水管网收集的生活污水将被输送到日处理能力6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雨污分流工程规划建设中,孔村镇党委对项目提出了“要么不搞,要搞就要高标准”的要求打造这一民生工程,从污水管线敷埋,到河道开挖,再到几座桥梁建设,水系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保证工程竣工后100年不落后。
创新“活页考核学习法”
组织堡垒强起来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打造一支能跟上乡村振兴步伐的党员干部队伍,早在2017年,孔村镇创新发明了“活页考核学习法”。
该法是将全体机关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逐一编号,一人一活页,制作成“台立式活页”手册。在专属于每个人的活页上,印有包含了学习时间、内容、交流感悟和得分的表格。每次学习中或结束时,主持人随机邀请一人,由其随机选取编号,该编号对应的人员则需要上台发言,交流学习感悟。以此类推,该发言人发言结束后,再随机抽取下一位发言人。为确保交流效果,每次抽取2—5人上台发言。除随机抽选外,该镇尤其鼓励党员干部主动上台发言。“活页考核学习法”通过两次随机抽取,每名党员干部都有登台交流的机会,倒逼自己认真学习、周密思考,确保学习见到了实效。
从2017年2月3日开始,孔村镇以每周一集体学习日为载体,以现场学、活页抽、主动发言、打分评奖为特点的“活页考核学习法”坚持下来,从未间断。还结合学习强国App,实现“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相结合,范围也从镇机关延伸到了村企,以此倒逼党员干部常动脑、勤实干、长本领,锤炼了一直乡村振兴队伍。目前“活页考核学习法”已成为孔村镇党建的一面招牌,引来外界参观学习。
除了以活页考核和积分考核“双考”提升党员素质外,孔村镇还在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和与贫困户结对服务、从事志愿服务方面向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建成了孔村社区“双带双促,四联大党委”。相应地,在村级干事创业奖补上,孔村镇党委坚持“两提两多”,持续提升村干部待遇、村级运转经费,多给与干事创业奖补、多给群众实惠,仅2018年投入保障经费达3051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村级组织保障。
为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态势,打造党建“扬帆”示范区,2019年,以镇党委为核心,以乡村振兴绿色廊道为桅杆,孔村镇打造红色教育、特色产业支撑、产业联合区域化党建、行业党建和社区党建示范点等“一核六点”党建示范区,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孔村根深叶茂,造福百姓。
此外,孔村镇还注重培养合作经济组织。全镇共有合作社77家,带动农户6830户;有家庭农场26家,共流转土地3287亩;有农业龙头企业7家,带动农户1000余户。积极支持各经营主体采取“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带富作用明显。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中这句名言,为勤劳勇敢的孔村人做了最好的注解。
今日孔村人正弘扬圣哲先贤自强不息、永不懈怠的精神,肩负使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凝心聚力,一往无前。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