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场多学科联手极速抢救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上演。胶州的庞先生(化名)在船上作业时,右下肢不幸被渔具严重毁损,踝关节不完全离断,十分危急。市立医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多个学科团队接力加速开展抢救,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成功完成下肢重建,让49岁的患者避免了截肢。
海上作业,下肢惨被手腕粗细缆绳绞断
家住胶州的庞先生,今年49岁,以捕鱼为生,10月30日下午,在船上作业时,意外发生,右下肢被船上的缆绳严重毁损、踝关节不完全离断,同行者迅速拨打120求救。市立医院闻讯后迅速行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各项接收准备,急诊外科、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血管外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多部门严阵以待。
开启生命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
晚上9点,120救护车抵达东院急诊。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戴世友带领团队迅速与患者及120急救医师对接,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并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请示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滕学仁教授。滕主任知晓病情后,认为患者应该尽快接受急诊手术,为患者肢体存活赢得时间!建议医院开通应急绿色通道,启动多学科联合机制,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紧急联动,以最快速度采取患者新冠核酸标本、血样本,提前做好影像学检查,备好血液,为手术快速做好准备。
多学科会诊认为,患者右下肢畸形毁损严重,皮下部分血管、肌肉完全离断,伤口污染严重,创面不断出血,踝关节后脱位卡压,足背动脉完全无法触及。患者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及时重建血管、恢复患肢血供及外形,避免进一步加重离断组织缺血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尽最大可能保存患者肢体功能。
患者右小腿呈畸形状态,踝关节完全脱位,四周皮肤毁损严重,伤口中重度污染,创面不断出血,整个右踝呈现不完全离断状态。图3、图4为入院X光,可以看到患者右踝关节小腿呈畸形状态,毁损严重。
抢救工作争分夺秒,但疫情防控的弦一刻也不能松。考虑到患者核酸结果未出,急诊病房有其他急诊患者,东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李云紧急协调,按照新冠防控要求,留出单间病房。手术室同样果断启用专门为无新冠核酸结果但又需要急症手术的患者而准备的手术间。得益于完备的预案和有素的训练,防疫与急救,整个团队没有丝毫的滞后,患者入院半小时内,顺利送入手术室。
多学科无缝衔接,全力挽救断肢
麻醉结束后,由戴世友副主任、巩建宝主治医师和朱先杰住院医师组成的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团队立即对患者患肢进行清创、手法牵引复位,争分夺秒为患肢软组织存活赢得更多时间。术中进一步探查患者足背动脉,证实患者足背动脉完全断裂。此时血管外科团队早已蓄势待发,由齐浩山医生带领的血管外科医疗组立刻对患者下肢动脉行动脉取栓术+血管修补术。仅用30分钟就完成血管修补,旋即转交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团队继续外固定架固定术。手术过程衔接顺畅,尽最大限度为患肢存活争取了宝贵时间。
以病人为中心,打造无缝衔接救治链
近年来,青岛市市立医院不断推广“急病急治”“多发伤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治疗理念,该理念主要针对因意外突发事件、公共性群体伤害事故等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人身创伤性疾病的救治任务。针对创伤发生的不可预见性、救治的紧迫性、伤情的多系统性等特点,实行“急诊-外科-重症”三位一体整体化管理,集中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将院前急救(120)、远程转运、院内急诊、相关外科专业、重症医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统一调度,将远程接诊、院前急救、院内施救和危重病监护救治组成无缝连接的救治链,以病人为中心,以呼救为触发点,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综合救治,打造响应迅速、衔接紧密、治疗精准、配合默契的生命救护体系,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