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商家的素材库里,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满个人隐私内容的照片。
这样的新闻着实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当下,人脸识别已经成为互联网终端的重要身份鉴别方式。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迭代,推进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也取代了传统的验证码、密码、指纹信息等验证方式。如今,人脸识别,手机解锁要用,线下支付也要用,各种各样绑定个人身份的信息查询都要用。
前段时间,我在某著名连锁火锅店吃饭时发现,该公共区域设置了多个摄像头,形成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检索网络得知,该品牌火锅店的各个连锁店,基本都是如此配置。
我们可以理解商家出于安全目的设置摄像头的举动,但问题在于,商家所掌握的人脸信息,有没有被正确使用?有没有得到恰当的监管?一旦人脸信息泄露、流失,将会给消费者甚至是路人带来无法预料的负面后果。如今,花2元就能在互联网上买到千张人脸照片的例子,已足以说明问题。
不久前,一篇题为《法学教授的一次维权:人脸识别的风险超出你所想》的文章在互联网上热传。该文描述了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的维权经历。她通过种种努力,促使其所在小区街道,同意业主可以自愿选择门禁卡、手机或人脸识别的方式出入小区,目的就是防止人脸信息被滥用。她的故事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同时也说明,许多机构在收集人脸识别信息时并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和法规约束。
劳东燕教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要知道,普通人不具备教授的专业知识,也未必有相应的执行力,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总之,以一己之力去对抗遍布于社会各个角落的人脸识别,结果可想而知。在人脸信息的获取在当前并没有收到过多约束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获取方的自查自纠,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关注人脸信息保护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施行上。
事实上,涉及该问题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中不难看出有关部门的努力。总而言之,人脸识别的技术在迭代、升级,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实施也必须跟上脚步。否则,人脸识别的镜头就有可能成为监管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