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盲人节。在我国有约1300万盲人朋友,也就是说,几乎每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视力残疾者。对于盲人来说,很多时候出行都要依靠盲道,那么,盲道能真正帮“盲”吗?来看记者的调查采访。
像这样和盲道之间的“小摩擦”,王超说大多盲人都经历过。而正是因为这些身边的危险,让他除了出门上班外,很少走出家门。
35岁的王超,目前在青岛市盲人康复医院工作,家住错埠岭小区的他,每天上班可谓“长途跋涉”,先公交,再换地铁,最后是步行。对他来说,盲道本是出行的依靠。但实际情况是盲道帮了不少倒忙。
王超说,因为磕磕碰碰,自己身上没少受伤。索性,很多时候,干脆选择不走盲道。记者发现,尽管盲道盲人用的少,但却丝毫没闲着,被当作停车场、垃圾堆放点、车站座椅安置处,盲道说我很“忙”。
目前我市有四万多名视障者,盲道就是他们的第二双眼睛。其实,为了保障盲人顺利出行,早在2001年,我国就颁布实施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规定: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等障碍物0.25—0.5米处,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铺设等;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占用盲道。那么现实中,这样的规范执行的怎么样?
盲道一般分为两类,条形的是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砖面上有圆点的是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应该准备转弯了。不管是哪一类,这些带有突起的小砖头都是视障人士的“指南针”。然而记者走访多条主干道发现,盲道上的问题还真不少。在保利双峰路附近,这里的盲道被广告桩占了个满满当当。视障人士如果沿着盲道行走,很容易被撞个正着。在黑龙江南路,记者沿着盲道前行,走着走着盲道就消失了。此外,盲道穿过公交车站、盲道上立着路牌的情况也不少见。
记者调查发现,最让视障人士无法设防的,还是盲道上的乱停车现象。这不定时、不定点的乱停车,如同让盲道布满“地雷”,哪步路没走好,可能就要受伤。记者在闽江路、江西路路段发现一排排汽车齐刷刷地把盲道压在车底。
交警部门表示,目前并没有针对盲道停车的处罚条款,只能按照违法停车来处理,对于停车较难的区域来说,想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比较困难。
不论是无奈之举还是无心之失,说到底是对盲道认识的缺乏、对盲人生活的不理解。
在“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看到这样的新闻令人心情有点沉重,“危机四伏”的盲道成了视障人士的绊脚石,让他们不得不望而却步。没有人愿意看到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铺设的盲道成为“摆设”。我们希望帮倒忙的盲道能早日恢复本来的作用,而这除了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外,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就是不要占用盲道,看到盲道上有杂物,能伸出手、清理掉,只有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不断提高,才会让盲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