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相比城市夜晚的喧嚣与繁华,乡村的夜生活却远没有那么精彩,甚至有些单调和乏味。为丰富广大乡村居民的夜生活,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近日,岛城首批“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夜校”在胶州5个乡镇陆续开班。夜晚,寂静的村庄热闹起来了。
周三是胶州市李哥庄镇矫戈庄村夜校开班的日子,受政府部门邀请,两家职业培训机构免费向当地村民传授叉车、电焊和育婴三门技术。晚上7点刚过,乡亲们已经在村委大院操练起来。
开叉车的村民叫王小丹,可千万别小看这位女学员,她悟性好、上手快,让村里的许多大男人都自叹不如。老师也鼓励她,只要能坚持下来,不用两个月就能出徒,还能赶上年底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王小丹的丈夫是一名铲车司机,靠在附近工地接活,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王小丹说,自己有了特种车辆作业证,可以和丈夫两人倒班,收入能增加一倍。乡村夜校的开办满足了她这个愿望。
在同一块场地练习的还有王正凯,他是电焊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26岁的小王在村里开了一家修车铺,修车铺生意时好时坏,收入不算稳定。考虑到明年要结婚,他想学门技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培训合格的学员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全都由政府买单。乡村夜校的开办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也悄悄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习惯。
在村委党员活动室,40多名妇女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婴儿抚触操作练习。学员王淑梅,之前晚上最大爱好便是和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现在如今,她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学习育婴技术上。
目前,胶州5个镇街的5个村庄已培训村民600多人,其中40多人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一年后,乡村夜校将遍布胶州所有村庄,每所夜校每年培训技能人才100人。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