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扩大内需处于“战略基点”的重要位置,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有效作为。
在后疫情时代扩大内需,既需要廓清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蒙上的迷雾,增强扩大内需的信心和预期,又要针对山东正在进行的新旧动能转换,进行有效投资、扩大消费。
疫情影响预期?
——我省经济正持续稳步回升
拥有两条生产线的山东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只有一条生产线在4至6月复工,却在7月份又停产,直到8月底才重新开工。寿光这家生产高科技纤维的企业,一度对前景忧心忡忡。
今年以来对预期充满不确定性的不只金英利一家企业。来自省统计局的消息表明,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利润下降15.7%。
预期真的如此暗淡吗?确实,疫情和外部环境给一些企业带来空前压力。然而如果我们既拿望远镜,从长远、整体来看,又拿显微镜,剖析一个个风向标企业,会发现山东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正在延续。
9月上旬,金英利董事长韩荣桓利用一周时间,跑了省内和江浙13家下游纺织企业。他发现,在金英利参与提供原料的毛巾系列产品中,一次性洁面巾需求走旺,90后、00后更追求“卫生”“无菌”需求,而金英利生产的新材料正适合于此。杭州一家用金英利环保纤维生产洁面巾的企业,今年的销售丝毫没受疫情影响。韩荣桓得出结论:当前消费升级,潜力巨大。事实上自8月底复工以来,金英利的销售在9月份正逐步好转。目前金英利正加快设计一条10万吨智能化纤维生产线,同时开发抗菌、阻燃纤维材料。
独辟蹊径满足消费者要求,传统产业方霖铝业同样在扩展市场。位于邹平的这家全铝家居企业,不走木制家居的老路子,而是利用邹平盛产的铝制品,生产全铝家居。产品克服了木制家居的一系列弊端,零甲醛、不易受潮、可回收利用,而且性价比高。今年上半年,方霖铝业同样受到疫情冲击,但凭着产品的独特优势、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广泛系列产品,现在已走出阴霾,面向全国招加盟商。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最明显的是外贸企业。95%的订单在美、英、澳等国家的烟台明远家纺,今年的月出口额最大曾下滑20%,截至8月底出口额总共下降6%。但谈起全年的经营,董事长陈义忠保持乐观: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从3月开始通过全员营销攻内贸,曾经“瘸腿”的内贸增长了50%,全年销售额预计六七千万元。
事实上,到今年6月份,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已实现4个月正增长。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的解读很切实际:“7%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我们省工业增长的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水平。工业稳住了,企业家的信心就稳住了。”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刘泽进一步补充总结:“企业只要紧盯市场需求变化,改进技术、工艺,同时有效改进营销方式,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不知往哪里投?
——补链强链扩链
扩大内需,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然而在采访中我们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低端产业受环保等政策限制,不能投;高端产业需要人才、技术、资金,又没能力投。怎么办?
按照省委提出的“着眼打造产业集群,加大力度补链、强链、扩链,形成优良产业生态。”大中小企业都能有所作为。
虽然有海尔、海信这样世界闻名的“链主”式龙头企业,但我省家电企业省内配套率不到60%,比广东低30个百分点。像液晶面板、光学镜头等核心零部件,相当一部分要到省外和国外采购。而且很多配套企业是龙头企业自建,没有发挥出龙头企业的广泛带动作用,影响了家电业的整体效益。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补链。针对家电产业链上所缺失的环节,建立相关配套企业。根据国外的成功模式,配套企业最好由其他市场主体建立,并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盟关系。这些配套企业很多由龙头企业提供生产技术和标准,产品不愁销路,而且是省内运输,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投资。
我省需要补链的还有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以青岛的轨道交通为例,本地配套多为低附加值产品,牵引、制动等高附加值产品本地配套率仅为43%左右,而湖南株洲同类产业的本地配套率却高达70%。
山东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完整、要素齐全,涵盖了纺织工业链条上所有的细分产业门类,而且主要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位;但来自中国纺织服装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山东的纺织服装行业利润水平只有3%左右,而江苏和浙江平均在8%左右。
产业链完整但不强,是山东纺织服装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上新工艺新产品,从而达到强链,是这个产业亟须进行的工作。此外,我省的高端化工、绿色造纸、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也亟须“强链”。这正是这些产业新的投资方向。
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实施这一战略要突出民生导向;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已能支撑起这方面的消费。由威高集团投资的威高医养结合中心,目前有百余位老人在享受着养老、医疗、护理一体化的服务。这是威高瞄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呈现出高水平、多元化态势,打造的医养健康产业重要板块。据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徐洪玉介绍,目前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威高集团、齐鲁制药、鲁南制药、愉悦家纺等知名企业纷纷进军。
消费能力低?
——新模式下有巨大潜力
扩大内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对此,有一个现实不可忽视:201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29元,低于全国42359元的平均水平;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75元,略高于全国16021元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居全国第八位。
在采访中,有人由此得出结论:山东消费能力低。是这样的吗?
一晚卖出14亿!今年8月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济南一场直播带货,对此给予响亮回答。这场直播带货既让人们见识到了山东市场的巨大潜力,又看到了新消费模式的巨大威力。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刘德军说,扩大消费,当下要挖掘新模式的潜力。对于互联网医疗、教育、医养、信息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山东应舍得拿出优质资源,通过减免税费、降低电价、贷款贴息等政策手段,吸引平台型企业跟进。
挖掘下沉消费的潜力,是扩大消费的另一个方向。据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四、五线城市的消费总额增速领跑其他线级城市,其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不断完善,这个市场的消费潜力较大。此外,农村消费也蕴藏巨大能量。
挖掘下沉消费潜力,需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当前不容回避的是,我省农村物流配送还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电商龙头企业也亟须培育。
扩大消费,从根本上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收入先要稳定就业。据统计,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然而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疫情较大冲击。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今年3月,当新冠肺炎疫情处于“深水期”、外贸出口一片低迷的时候,我省大米制品却时隔8年重返欧盟市场,并拿下千万欧元订单。实现这一突围的是菏泽一家位于乡镇的民营企业——博势食品有限公司。四年前,博势食品在济宁海关专家组和当地政府支持下,找到了合适的大米种植基地。几年来专家组20多次深入田间给予指导,今年疫情期间多次现场办公,在加工、运输、产品生产、储存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
疫情期间,由于生产稳定,博势数百名职工一直稳定就业。像博势食品一样,我省民营企业今年疫情期间受到政府的各种帮扶。今年2月,我省专门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20条措施,在强化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加大稳岗力度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由于采取了充分的稳就业措施,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收入继续呈上升势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7%、1.6%。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福一建议,在促进就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地去消费。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我省消费正快速恢复。今年7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月度增速首次转正。消费在山东扩大内需中的基础作用,正发挥得越来越坚实。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