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仗剑写春秋 ——记青岛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李永春

2020-09-08 17:11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李永春同志,男,汉族,山东广饶人,1964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从事呼吸疾病临床工作32年,对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曾获“青岛市第三届著名好医生”称号。科研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叁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篇论文收入SCI。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疾病介入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副主委。

  2003年起担任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医院质量与安全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JCI评审标准下三级综合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合理安全用药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医疗质量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医院协会临床路径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医院管理专家

  援藏:有志而来 无悔而归

  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李永春参加青岛市第七批技术干部援藏任组长,并任日喀则市卫生局副局长。他回忆说:“进藏后不久就出现高原反应,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因为头痛得厉害,一晚上连吃三片止痛片。”

  在藏区的两年,李永春除了负责日常的医疗工作外,还组建乡村医疗巡回队,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深入乡村免费为藏民看病。他深入农牧区走遍了日喀则的10个乡,义务送医送药、义诊3000多人次,及时发现诊治肺结核、肝硬化、肝包虫病、高血压、儿童化脓性中耳炎等病患。不论是患肝硬化腹水的60岁的阁萨、突发疼痛性休克的日喀则市医院护士大卓嘎,还是车祸外伤的藏民,经他积极抢救治疗、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日喀则市医院开通了120急救热线,购置了急救车,为藏民搭建了一条生命急救通道。一位怀有龙凤胎的难产产妇由此获救。

  他每周在日喀则市医院义务讲课,课程内容涉及抗生素合理应用、电解质紊乱的症状、腹痛、胸痛的鉴别诊断等内容,很多当地各县医院的医生纷纷赶来听课,课堂挤满了人。一年多时间风雨无阻,为日喀则培养了一批年轻“全科医生”。

  西藏高寒缺氧,条件恶劣,作为9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呼吸科的博士,放弃业务提升和科研学术的“黄金时间”,来到贫瘠落后的西藏吃苦受累,面对别人的质疑,李永春说:“有志而来,无悔而归! ”

  2001年11月,他被日喀则市委、市政府授予“三等功”。

  抗击非典:临危受命,担任发热门诊主任

  2003年4月,一场突然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医院紧急成立发热门诊,作为防疫一线,接诊可疑病人,因呼吸科主任被抽调到市胸科医院工作,急需一位呼吸科专家担当发热门诊重任。此时的李永春,援藏归来,正在家中休假,已经接到了调任海慈医院副院长的调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没问题,我是党员,我上发热门诊。”

  临危受命,他担任发热门诊主任。怀揣调令,在风险最高的岗位,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措施未可预知,社会恐慌,医护人员也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高度风险。发热门诊令人闻之色变。在危机四伏和忧心忡忡中,李永春带领医护人员坚守发热门诊,为医院守住了传染病防治的第一道屏障。4月22日,他亲自在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例高度疑似病例,组织全市会诊,确诊为青岛市第一例输入性SARS病例。

  医学隔离观察14天之后,他调任青岛海慈医院,迅速投入该院抗击非典的指挥协调工作。

  因为在非典一疫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李永春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授予“青岛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

  抗击新冠肺炎:医生初心,战士本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作为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李永春夜以继日投入医院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方案流程规范,构建人员梯队,深入临床一线,梳理堵点难点风险点,组织全流程全要素演练。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深入救治一线,组织专家团队会诊,24小时随叫随到,以全身心的付出确保疫情防控和救治万无一失。

  李永春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两年前肠系膜动脉夹层动脉瘤,急症做支架手术;两个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延绵不愈,发展成肺炎入院治疗。面对疫情高风险高负荷的挑战,他毫无保留地投入战斗。

  疫情肆虐,武汉鏖战。青岛支援武汉医疗队连夜组建,翌日清晨出发。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请战,请缨担任青岛武汉医疗队队长。市卫健委党组织担心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他很坚决:“我是一个呼吸科医生,前线的位置更适合我!”,情急之下,他打开微信朋友圈,在北大同学群、呼吸科医生群里,他很早就表达出投身救治一线的强烈愿望。

  面对危险和困难,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赴武汉前线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埋藏心底的初心。“我是一个呼吸科医生,32年前的选择,今天仍然坚持的选择!穿了这身白衣,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此刻,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和职责。”

  青岛支援武汉医疗队132人,由5家医院临时组建,人员不熟悉;到达武汉后,和来自全国各地市的17家医疗队并肩作战。内部磨合、外部熟悉、流程标准适应和重建,条件异常艰苦,危重症救治的任务迫在眉睫。

  李永春担任医疗队的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海一样的工作量扑面而来,山一样的责任压在他肩上。抵挡武汉当晚,他顾不上休息,紧急参加医疗领队会议,查看光谷院区情况,连夜召开会议,排兵布阵,组建医疗队组织体系和医疗管理体系。

  投身武汉会战,李永春既是战斗员,更是指挥员。“我们132人来自青岛不同的医院,但现在是一家人,大家要同呼吸共命运!真正的硬仗和考验开始了!”

  他带领青岛医疗队,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科学规范的精神、一往无前的勇气,投入与病毒短兵相接的殊死战斗。

  直面新冠 精准施策

  到达武汉后,担任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的李永春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医疗队的内部磨合、外部环境熟悉、诊疗流程、感控标准的建立,以及危重症救治任务等诸多事宜迫在眉睫,他顾不上休息,紧急参加医疗领队会议,查看光谷院区情况,安排部署全面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9楼重症病房的各项工作事宜,医疗队仅用一天时间,将17间病房的51张床位全部收满。

  他马不停蹄带领医疗主管辛永宁等医护骨干,迅速成立医疗管理团队,建章立制、排兵布阵,在48小时内迅速建立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全部落地实施。为了提高医疗效率与质量安全,李永春创造性地提出诊疗的“三个3”原则:即每位医生掌握病人的三个基本情况。包括CT检查时间和表现,核酸检测阳性或阴性以及是否应该复查,病人临床分型或危重程度;每位医生掌握病人的3方面变化趋势。包括病人体温、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每位医生掌握3方面基本治疗措施。包括激素使用情况(剂量与疗程),抗菌药物治疗情况(种类与时间),抗病毒药物(品规)。另外,医疗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医生对病人的“纵横网格化”管理机制:在每位医生主管两名病人的基础上,横向每个值班医生负责当班的12-13个患者病情变化,纵向向下一组医生“点对点”交接所管12-13位病病情人。这种机制实现了病区51位病人的全面立体式网格化管理,有力的保障了诊疗“三个3”原则的应用。

  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做好感染控制是第一要务,固化的环境管理、强化的行为管理至关重要。李永春将“6S标准化管理理念”带到战“疫”一线,设立感控负责人、感控小组,对病房清洁区重新规整布局,进行标准化、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物品摆放、就餐休息区划分、值班休息室被褥整理等,由专人督导整理清洁区环境,形成了全面型6S管理体系。青岛医疗队所管病区仅用一周时间,就建立了严密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清洁区标准,教科书一般的行为遵循,成为光谷院区病房管理的“标杆”,在光谷院区指挥部领队联席会议上,多项经验得到了光谷院区领导及17个医疗队的一致好评,吸引了多家支援医疗队到病区观摩学习。鏖战武汉的52天里,他带领医疗队收治病人104人,抢救危重症12人,创造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辉煌战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分的答卷。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回首走过的32年行医之路,李永春白衣仗剑书写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医者信条!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