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区内企业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的经营能力,保税港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两提供”、“两贡献”,推动区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区内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为区内企业便利办税提供“个性服务”
在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发票业务、涉税咨询等智能化模式基础上,紧盯流程更简、时间更短、体验更好的目标,探索推出“标签化”管理、“应急1小时”服务和“30分钟办税”服务,给纳税人带来更舒适的办税体验。对纳税人办税缴费过程中的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创新推出“找茬窗口”、免费收发快件、帮办代办等服务,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短板,举一反三,带动服务措施全面升级,实现“多事一流程”、“一链式”服务办理模式,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纳税人获得感强”的办税服务厅自贸样板。
为自贸经济向好发展提供“税务平台”
以区内企业不同行业为切入点,推动搭建企业全球运营沟通平台,通过微信群、论坛和交流会等虚拟和实体交流平台,为开展全球运营的企业搭建沟通桥梁,促进企业间围绕国际税收经验进行交流,形成抱团效应,提升其自我服务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选取海外投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走出去”企业集中开展专题调研,综合分析企业投资区域、投资行业、投资额度、投资分布等运行状况,为企业“私人定制”,帮助企业建立税务风险防范手册,对企业在适用税收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时提供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精准服务。目前,该局出口退(免)税平均时间提速到2个工作日以内,积极助力区内企业行稳致远。
为保税港区招商引资贡献“税务智慧”
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青岛自贸片区百条惠企引才政策指引》政策的梳理与意见建议的征集,结合企业诉求,从国际贸易、现代海洋、航运物流、现代金融等11个方面,在产业发展、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招商引才等方面提出税务部门的政策需求建议,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工作,在保税港区税务局的积极宣传引导与帮助扶持下,区内生产加工企业已全部申请并成为试点企业,青岛出口加工区内共有5户生产加工企业申请并成为试点企业,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先行先试工作,形成《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土地级次调整对税收的总体效应分析报告》,借鉴浙江经验,拟定以经营收入、税收贡献度、土地占用为核心的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准备先行先试相关制度创新举措贡献了税务智慧。
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贡献“税收方案”
深化“数据+”项目,加大税收经济调研力度,对融资租赁、保税物流、汽车口岸、总部经济等进行深入研究,先后完成《从区域现状谈如何推进山东自由贸易区青岛片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中美贸易摩擦对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等调研文章20余篇,从税收视角提出保税港区经济发展建议,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成立“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税收数据分析专班”,从开票情况、售票单位数量、客户分布,经营情况、税收收入等方面,对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青岛盛泰丰国贸贸易有限公司等区内企业进行复工复产情况分析,形成企业复工复产分析报告7篇,为地方政府掌握疫情期间区内企业经营情况提供了税务支持。
青岛新闻综合广播融媒体记者:李岳锋 通讯员: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