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战略。随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十强产业发展规划明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个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工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个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三年转换图破壁,新动能开辟新局面,山东经济从质量结构,到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系统重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之年。这一年,山东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三年初见成效”的质量和底色更加坚实与厚重,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9月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重磅推出“十强产业巡礼”专题报道,采用视频访谈、短视频、图文报道、图解新闻等多种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山东十强产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满倩倩吴爽视频记者张珈玮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在潍柴氢燃料电池客车上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摄影:张珈玮)
“三清”博士带领团队瞄准氢动力
提起“80后”陈文淼,潍柴动力的同事们都称呼他为“三清”博士。“三清”的意思是,本硕博连读,毕业于清华。
2020年是陈文淼入职潍柴的第十年。今年2月份,他被聘任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三年前,山东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潍柴作出具有前瞻性的举动,成立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氢能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发力点,抓住了氢燃料电池源头的命脉。
谋动而后行。陈文淼所在的新能源创新团队,也从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方面的研究课题,转向了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与推广。
2020年3月31日,潍柴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截至8月份,潍坊、济南、聊城、济宁等市已有22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天穿梭在城市中,运行里程突破了200万公里。另外,总投资139.9亿元的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正在紧张建设中,计划2025年全面完工。
8月11日,山东重工集团、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与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山东西部地区到东部七市港口,从氢燃料电池客车到氢燃料电池重卡,潍柴积极完善产业布局,努力推动产业落地。8月17日,潍柴投资的德国凯傲集团,又在济南莱芜区投资50亿元,打造年产10万台的高端新能源叉车研发制造基地。潍柴立下战略目标,到2030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将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回望潍柴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从一间大瓦房军工厂,跨越成为千亿级国际化跨国集团的?在陈文淼和他的同事们看来,答案是“心无旁骛攻主业”。
20多年来,在谭旭光的带领下,潍柴大刀阔斧地推进企业改革,将濒临破产的潍柴打造成为享誉全球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潍柴速度”“潍柴奇迹”。多年来,无论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潍柴集团始终聚焦实业,紧盯主业,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站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中国制造迈向高端,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叫响中国制造“潍柴品牌”。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表示,到2030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将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摄影:张珈玮)
攻克卡脖难关核心技术握在手
成绩的背后,是潍柴人攻克的一个又一个“腊子口”,翻越的一座又一座“娄山关”。
在布局与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氢能量产不现实、储氢技术难度大、安全性是隐患等质疑,潍柴集中精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始终用行动力和执行力证明自己。
2018年,潍柴面向全球整合行业领先资源,与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供应商英国锡里斯公司、电机提供商德国欧德思公司先后开展战略合作并成为战略股东。在美国、德国、日本成立了全球创新中心,整合全球资源和国际技术为我所用。
同时,花费大力气补短板、调结构、取经验,通过建立规范、系统、严谨的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公司引进300多名新能源技术研究人员,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65%,平均年龄只有30岁。同时面向全球整合资源,在德国、日本等海外国家创办多个创新中心,主要负责传统业务前沿技术、自动驾驶、新能源产业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攻关。
采访中,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透露,潍柴确立了十年规划,2025年新能源产业要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十年之内,潍柴将努力实现氢燃料生产和购置成本与传统柴油全生命周期保持持平,将氢燃料电池寿命从目前的2万小时提高到3万小时以上,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开拓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领域,引领中国装备掌握核心技术、迈向世界高端。
政策助力企业给力山东新动能产业蝶变
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在潍柴动力向世界“进军”的同时,亟需具体支持政策落地。
“光有技术还不行”,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认为,“现在全国各省份都在积极规划加氢站,加快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但当下更重要的,是要在确立安全使用氢气标准的前提下,将氢气作为一种能源来管理、来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氢能源产业的强大效能。”
主动作为,奋发有为,让更多企业和产业能够加入进来。事实上,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从产业结构优化,到体制机制改革,再到营商环境的改变,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系统重塑。
6月21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
2020年8月26日,中国重汽无人驾驶集卡完成深圳妈湾智慧港“第一箱”任务。
烟台中集来福士创新求变,汇聚中国海工力量,由“油”转“渔”,进军布局全球“大海洋”产业。
两年多来,山东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工程化推进的办法,探索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通过“三个坚决”,淘汰了落后,提升了优势,培育了“新枝”,引来了“俊鸟、靓鸟”,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蝶变、浴火重生。
2017年年底,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已有规模以上制造企业885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万亿元,居全国第三。济青烟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0.6%,“三核引领”的布局已经形成。
青岛中车四方“智造变革”,发力“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推动我国离散装备制造业整体能力提升。烟台中集来福士创新求变,汇聚中国海工力量,由“油”转“渔”,进军布局全球“大海洋”产业。济南中国重汽比去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利润增长50%,单月环比大幅提升。潍坊雷沃重工联合收割机销量稳居行业首位;盛瑞传动开发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豪迈科技是世界最大轮胎模具制造基地;帅克机械自主研发的“轴承式RV减速器”填补国内空白;迈赫机器人“柔性化汽车车身总成焊接夹具”打破国外垄断;后起之秀天瑞重工,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加速布局磁悬浮产业,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不断突破,“墨子号”量子卫星、C919大飞机、南海可燃冰试采装备等,都有山东制造的贡献。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高端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在自我革新中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