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说,当年修建密云水库是为了防洪防涝,现在它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
管住“糠帮沙底逍遥河”
治国如治水,治国先治水。大江大河从来与人类文明兴衰密切相关。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斗争的历史,催生了中国人“海晏河清、四海安澜”的太平理想,决定了治水成为治国安邦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就盼着治理潮白河、根治海河。在海河水系,潮河“水性猛,时作响如潮”;白河“两岸白沙,寸草不生”,两河在密云汇合成潮白河,经常泛滥成灾,人称“糠帮沙底逍遥河”。
1958年6月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修建密云水库的决定。1960年9月1日,密云水库胜利竣工,实现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水利奇迹。
截至2019年,密云水库拦蓄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秒入库洪峰30多次,累计减淹土地面积3211万亩。
作为华北最大的水利工程,密云水库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根治海河水系,海河旧貌换新颜的历程。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从投身修建密云水库大会战,到为保护水库,关工厂、关矿山,60年来,密云乡亲们为首都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浅山出平湖,看得见的水库,挥不去的乡愁。密云人民“舍小家,为国家”,壮士断腕,与化工厂、化肥厂、水泥厂等工矿企业说再见。
保护首都生命之水,不一定制约发展。密云走出一条由“要我保水”到“我要保水”的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水源涵养林建设,使密云林木覆盖率超70%,在“密云农业”品牌之外,蓝天、碧水、青山、洁净的空气,造就了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
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密云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阻碍经济发展,而是给新动能腾出空间。
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把密云水库称为无价之宝。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缺水成为京津冀发展最“短板”。生态环境部调查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自2000年以来,除个别年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均超过100%,远超国际通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界限。全年存在断流现象的河流约为70%。
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跨流域调水,资源优化配置,曾经是几代人的梦想。2014年,汩汩南水,千里北上,密云水库蓄水量持续回升。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5年来,通过调蓄工程,累计有4.5亿多立方米南水送至密云水库。
跨流域调水,使干涸的北京河床再现水波浩荡。2020年永定河春季补水引黄水量也达到历年同期之最。永定河山峡段40年来首次实现不断流,门头沟区部分泉眼停喷30年后开始复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密云乡亲回信时强调,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祖国的绿水青山是无法分割的。潮河发源于河北丰宁,白河发源于河北沽源;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水系发源于山西。
从长江到黄河,从汾河到淮河,从白洋淀到密云水库,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装着的是祖国大地上血脉相连的所有江河。
密云水库犹如一面镜子,照亮历史也照亮未来;燕山明珠,在大国首都的冠冕上熠熠生辉。过去,北京人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是密云水;如今,北京人每十杯水中,就有七杯是长江水。
一花一世界,滴水一中国。黄河水、海河水、淮河水、长江水,融合成炎黄子孙同一个脉搏。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