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青岛电网全网用电负荷到达974万千瓦,继17日943.4万千瓦、18日962.4千瓦后,第三次突破历史极值,比历史最高负荷增长了10.7%。在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体现青岛市疫情期间经济向好的同时,高负荷下我市用电紧张、主要线路过载的隐患也逐渐显露出来。
青岛地理环境造就了青岛电网主网是一个典型的“C”形网络。在市区,所需电能大部分来自即墨方向,而中心城区只有一条狭窄的输电走廊。为了缓解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市区线路承载能力接近饱和的矛盾,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投资建设220千伏大唐送出工程。该工程线路路径自李沧区邢台路220千伏虎山站经重庆路、蚌埠路、怀远路、宁乡路、宁乡之路、台柳路、玉潭路穿越哈尔滨路进位于市北区的220千伏伊春站,全长23.7公里,新建电力管廊约2.5公里。
220千伏大唐送出工程的建成将使青岛城区有第二条南北走向的主网电力通道,解决青岛长期以来单一供电通道的用电隐患,大大提高中心城区的供电可靠性,满足新增供电需求。
在西海岸新区,为进一步支持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地铁1号线、青岛信息谷等一批项目用电负荷增长需求,青岛供电公司投资建设了大楼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经政企联合严密论证,线路工程路径方案充分采用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理念,最大限度减少线路走廊对规划地块的占用。然而,节省用地的同时给项目增加了极大的施工和安全风险管控难度,根据规划批准方案,70%线路路径穿越荒山无人区,山区区段100%为花岗岩地质,单基基础平均施工工期约为45天,工具及材料需借助于专用货运索道进行运输,工作人员山地往返一次大约需要3小时,而像这样的基础全线共有70余基。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大楼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施工方案和施工风险管控专项审查,目前,各参建单位正在小珠山沿线攻坚克难,开展山地复杂地形条件的基础施工工作,基础阶段各项施工作业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