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青岛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就《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发布。
政策赋能,确保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逐一研究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45项工作任务,逐项认领、建立台账、挂图作战。按照“一市一策”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答辩会”,组织专家对所有区市和学校的建设方案进行点评、质询,提出修改意见。6月底,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各区(市)、各职业院校同步制定了本区(市)、本学校的实施方案,系统谋划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构建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企业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逐渐显现。市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遴选了首批14个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园区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全市有3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办学主体为企业,有精酿啤酒创客工坊等9个混合所有制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
二是承担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研究制定了《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全市63个单位、150家行业企业、近3000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
三是开展国家“1+X”证书试点。全市12所学校14个专业获批成为国家“1+X”试点,参与试点的学生达2000余人。
借助高地建设的政策红利,全市职业教育投入呈“井喷”之势。在政府投入方面,投资16亿元的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于2019年9月份招生运行。由市、区两级财政投资15.25亿元的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已经完成建设,新学期即将招生运行。幼师高专位于胶州市,今年计划招生500人。
在社会融资方面,积极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由四川泛美集团投资5.12亿元的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已经建成,今年招生计划1500人。由大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的山东文化产业学院迁建工程今年即将投入使用,今年招生计划3500人。
预计今年我市将有3所新建、迁建的高职院校通过省政府和教育部审批、备案并招生运行。此外,由青岛金昱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7亿元的青岛西大技工学校已经建成,将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由青岛城投姜山产业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建工程即将开工。
一是适应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需要,在西海岸新区建设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区。以中德生态园管委会为主导,集聚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青岛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莱茵科斯特等资源,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德职教合作为纽带,中职、专科、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德双方先后在青召开了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中德职业教育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前瞻”国际论坛,成立了“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中德职业能力发展中心”“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
二是适应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需要,在胶州市建设“上合组织职业教育示范区”。集聚青岛大学、青岛工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资源,推动职业院校与上合组织国家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研发、职业技能竞赛、输出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是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打造平度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区。集聚青岛农业大学、平度职教中心、平度技师学院等资源,放大平度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作用,加快推进平度现代农业职教示范园建设,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生态环境。我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举办的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项目已历经三十余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四是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需要,推进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顶格推进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工作。今年4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的意见》。青岛国际职教城占地80.8平方公里,按照“管委会+公司”的运作模式,加紧推进建设时序和产业规划工作,项目已于8月11日开工建设。青岛国际职教城将按照“整合、提升、引进、合作、共享、创新”的原则,引进塞尔云、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永久会址等国际组织和国外教育机构,推动园区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水平学校、企业开展合作共建,通过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聚集区、职业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示范区、产教融合先行区。
一是研究高中阶段学生分层、分类、分流的相关措施。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努力学,考本科、考“双一流”大学,这是分层;让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有特色发展的方向,这样同样可以考上一个好的高校,这是分类、因材施教;让文化课学习后劲不足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转回到职业学校,参加职教高考,这是分流,体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
二是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分数带录取。以往中考后划一条分数线,线上读普高、线下读职高,泾渭分明,一线定终身。我们提出,由分数线改为分数带,开办综合高中、推进普职融通。让分数带内的学生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让学生在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三是积极探索长学制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科学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了纵向贯通的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我市已形成了中职与本科“3+4”、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等模式,全市12所中职学校设有“3+4”专业点,招生计划占全省的1/4。34所中职设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2019年有1.9万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校就读,占毕业生总数的70%。
四是开展综合高中和普职融通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综合高中试点,城区今年又增加了外事学校和电子学校两所综合高中。目前,全市10所职业学校开设了综合高中实验班,试点规模已达到6000人以上;在13所学校设立了24个普职融通试点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由胶州职教中心与海尔集团牵头开展“3+1+2”海尔终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所谓“3+1+2”分段培养,是指在3年中职后增加1年企业工作课程,再到高职学习2年。学生在企业工作1年的这段时间,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高级技工岗位历练。后2年学生将以企业在职员工身份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由企业负担全部学费。经过6年长学制职业教育培养,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才整体水平,缩短员工企业成长经历,尽早使其成长为企业的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