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青岛大家谈”茶座的第四期座谈会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如期召开。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副局长张琳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与“回澜听涛”、“青小岛”、“我的青岛”等岛城自媒体大V,围绕如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展开热烈交流。
“青岛大家谈”茶座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网信办主办,旨在凝聚自媒体力量,借助网络大V的传播力,以网言网语讲好青岛故事,发出“青岛好声音”。
“我对青岛民营企业有信心!”
“青岛有12家企业上榜2020年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但从类别上看还是纺织、建筑类企业多一些。咱们有没有什么措施能促进一些新兴产业涌现在这个榜单里呢?”茶座交流中,凤凰网青岛内容负责人李毅率先发问。
局长高善武表示,“现在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和推荐工作。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就是培育长期专注并深耕于某一细分行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占据国内乃至国际前列的企业,像这样的企业,青岛目前已经有79家,今年的还在评选过程中。青岛企业的创新冲动非常强,都在向行业和技术的制高点不断迈进,总体来说,青岛的创新生态是越来越好的,我对青岛民营企业有信心!”
“头条青岛”作者马尚则吐露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困扰:“我在申请创业补贴时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有时政策推出后许多企业主并不了解详情,导致无法及时享受最新优惠政策。”
对此,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琳表示,“去年我们上线了‘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的网页版、app版,今年我们上线了微信网页版,主要发布财税扶持、房租减免等扶持政策和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等内容。目前,我们正在推进‘青岛政策通’平台二期的建设,牵头做好全市惠企政策梳理发布工作,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和企业知晓度,致力于做到‘政策找人’,让大家登陆平台后就能找到干货。”
作为资深自媒体人,“我的青岛”作者杨祥玺对于青岛民营企业发展之路有着独到的看法。“很多人说青岛没有互联网企业。几年前,上海和青岛的情况类似,但是现在上海涌现出喜马拉雅、拼多多、B站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青岛民营企业并不少,但是能吸引年轻人来青岛发展的新兴企业还比较少。”
“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要充分宣传青岛的创新企业,尤其是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企业,让大家看到青岛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这样对会对青岛吸引人才有所裨益。”杨祥玺说。
“你这个想法太好了!”局长高善武表示,“企业的标签就是城市的标签。一个城市能否吸引来年轻优秀的人才,代表着大家对这座城市和产业的认可度,这就需要我们讲好品牌故事、企业家故事。这方面,还请在座的大V们多多助力!”
顶格倾听、提振信心,青岛正在这样做……
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调动起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激活的将是整个城市的发展动能。
近年来,青岛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短板。局长高善武表示,“对照我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对照青岛在全省的地位,特别是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青岛的民营企业总体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
为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补齐短板,今年青岛开全国之先河,实行“顶格倾听”,率先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创意创新的工作实施方案,多维度多场景助推民营企业家创意创新。此外青岛还从资本、平台、人才等维度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解决它们发展的后顾之忧: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对万名企业家进行资本市场的知识培训,吸纳具有平台性质的行业头部企业和企业平台,10万套人才公寓吸引年轻人扎根青岛……
此外,为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座谈会上局长高善武还提到了这“四感”:营造尊商重商社会环境,提升民营企业“荣誉感”;营造亲清新型政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舒服感”;营造“竞争中性”市场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公平感”;营造公正高效法治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安全感”。
某种程度来说,民营经济是“信心”经济。营商环境好了,企业家信心足了,民营经济发展也有了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