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建设几支“拳头”队伍、开展针对性预案解读培训、加强对危化设施、危化品库房、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检查、重点关注10处地质灾害点……7月28日上午,市防指办公室组织市防汛有关专家和市气象、水文、水务、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海洋、农业农村等部门,召开防汛会商会议。对汛情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分析预判,并研讨了具体解决方案。
现状
降水量略多导致次生灾害发生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525.0毫米,比去年同期多324.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64.5毫米;入汛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320.6毫米,比去年同期多196.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9.2毫米。近期我市两次强降雨具有暴雨中心走向明显、笼罩面积大、历时短强度大、雨量相对集中等特点
与此同时,截至24日8时,本次降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共进水4308万方。目前,所有水库水位均在汛中允许限制水位以下。受降雨影响,部分河道形成洪峰。
暴雨衍生灾害方面,由于挡土墙失稳、降雨冲刷表层土体导致坡体土松散、岩体松动等原因,造成市南区金湖路25号居民楼、市南区福山路、宁德路、石老人观光园等20余处发生挡土墙垮塌、落石、塌方等。
预测
降水量叠加后安全隐患仍在
市气象台预测8月份降水量为180-200毫米,较常年173.9毫米正常略多,同时存在台风影响的不确定性。8月份,总量200毫米的降水问题不大,但如再次发生降水量比较集中的降水过程,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方面,需重点关注城市内涝点、沿海海堤防护、大中型水库对应的下游河道决堤、塘坝滑坡、河道塌坡、建设工地、山洪灾害等问题。
地质灾害方面,根据部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曲线,显示出前期降雨虽已结束5天,但土壤湿度尚未恢复到7月18日降雨前水平,之后的降雨与前期叠加,地质灾害风险较常年偏高。
应对
建设“拳头”队伍针对性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目前,市防指值班值守、指挥调度模式虽已初步成型,但仍需警惕降雨过程中的突发险情,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建设几支装备齐全、技术过硬、科技含量高、能第一时间到位的“拳头”队伍。及时开展针对区(市)防汛指挥部人员、新上岗人员的预案解读培训;建立技术服务机制,强降雨过程或灾情发生后,派遣地质专家,结合专业技术提出应急抢险建议,做好各类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发动。紧紧围绕防汛防台风工作要求,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科普宣传,向广大市民发去防范一封信,向社会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普及防汛防台风基本知识,推动全社会对防汛防台风重要性认识,提升广大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市应急广播组成了由应急、住建、气象、交通、执法等部门的组成的社会发动工作小组,启动了应急广播应急预案,同时邀请防汛专家,对这次汛情进行社会发动,24小时开播。派出3路记者实地采访,带来一线的防汛信息,通过官方APP海米FM进行现场直播。建立应急信息发布通道,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西海岸新区等地的农村偏远地区已经将村头大喇叭的播出内容调整为转播青岛市应急广播频率。根据汛情发展情况,通过广播频率、海米FM的互动平台,对危险地区人群进行动员和疏散。
着力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坚持立足于“防”,针对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和领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做到不漏死角、不留盲区。保障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抓好工地安全管理,强化防汛抗灾物资、设备、队伍保障,及时有效应对险情。抓好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加强水文、雨情、地质监测,做好局地极端天气状况精细化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下好防汛防灾“先手棋”。细化优化防汛组织指挥,发挥防汛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各部门联动配合,多做防汛工作的“加法”,完善防汛预案,强化应急演练,确保对汛情及时响应、果断处置。
防范
下步防汛工作任务和建议
针对危化品防范类,要摸清存有遇水自燃、易释放有害气体危化品企业的分布情况,加强对危化设施、危化品库房、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检查,消除隐患。水工程类,大中型水库对应的下游河道应重点关注,如莱西北墅水库对应的小沽河、高格庄对应的潴河,平度大泽山淄阳水库对应的淄阳河、双庙水库对应的现河,城阳崂山水库对应的白沙河,即墨石鹏水库对应的墨水河,西海岸陡崖子水库对应的横河等七处河道,要警惕水库泄洪导致的河道护岸冲毁、堤防破坏等风险。
同时针对地质灾害类,要重点关注即墨东京山、鹤山等重要地质灾害点,加强监控巡查,理清安全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可能受威胁人员。
对已经发现的土质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水不畅挡土墙、人工回填边坡、土堆等高风险地段要加强防范,建立监测巡视机制,及时发现险情并开展相应处置。有重点的对老旧小区安装自动化监测设施,针对市区依山切坡建筑的老旧小区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等,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避免因工程建设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将要加强宣传,做到应知尽知,提升全市民众的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