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7月30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发布“青岛市2020年种植业十项引领性技术”,同时推介十大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
据了解,这十项引领性技术包括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大葱钵盘精量播种、移栽和收获机械化集约化成套技术,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直收技术,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和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
本次发布的十项引领性技术,是我市农业技术工作者针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短板和难点问题,研究集成的成熟、先进、适宜规模化推广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四新融合”技术成果,涵盖了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农机农艺农牧融合、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等各个方面。
种植业十项引领性技术是落实好乡村产业振兴攻势“提升技术现代化”攻坚任务的一项行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每项引领性技术都组建一支市县镇紧密结合、各学科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建设一个展示效果显著的示范展示基地,编制一套图文并茂、要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模式手册,开展一次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示范现场观摩活动,培训一批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切实增强科技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让这些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更高层次上开花结果,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2020年种植业十项引领性技术
1.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该技术针对我市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规模种植情况下存在的水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等瓶颈问题,以深化机艺融合、实现节本增效为目标,从改革小麦和玉米种植方式入手,对种肥异位同播、滴灌水肥一体化、无人机等绿色防控病虫害和机械化收获等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进小麦、玉米播种、施肥、灌溉、喷药、收获等关键作业环节的定量化和机械化,为粮食作物规模化生产提供现代化技术引领。
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秸秆、牛粪等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的栽培新技术,可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4~6倍,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12%以上、肥料利用率50%以上;使越冬温室20厘米地温增加3~5℃,气温增加2~3℃;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60%;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消除土壤盐渍化,可减少化肥用量50%;可提高农产品品质,上市期提前15~20天,收获期延长30~45天,综合投资成本下降40%,产量增加30%以上;可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3.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是对传统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该模式集成应用矮砧苹果新品种苗木应用、宽行密植、设置立架、培育高纺锤树形等关键技术,实现果园机械化、标准化、省力化管理,达到早果丰产质优目标。
4.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葡萄避雨栽培是一项通过避雨设施保证葡萄正常成熟的特殊防灾技术。该技术通过对露天葡萄的避雨、遮阳和防冰雹,防止葡萄生长过程中裂果、霉烂、落果及各种病害发生,实现减灾避灾、减少病虫发生、减药控害、优质安全、增产增效。
5.大葱钵盘精量播种、移栽和收获机械化集约化成套技术
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采用种子丸粒化、大葱钵穴精量播种、工厂集约化育苗、秧苗剪叶、开沟起垄与垄沟疏松、钵苗移栽、集约化采收等成套机械化技术,解决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问题。
6.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直收技术
玉米品种、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收获与烘干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玉米高效高产栽培良种良法良机有效的融合,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创新。有效解决了普遍采用收穗方式存在的收获成本高、果穗仓储困难、穗腐和粒腐病较重等问题,通过适宜品种筛选、收获时期的确定、籽粒含水指标监控、配套玉米籽粒收获机械以及籽粒烘干设备等多项措施的综合运用,从而实现夏玉米机械化籽粒直收,达到节本、增效、丰产的目的。
7.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花生称为高油酸花生,高油酸含量的植物油被认为是健康的、稳定的高品质食用油。该技术是从选用高产优质抗逆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平衡控量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害、适度使用生长调节剂、安全干燥贮藏等生产环节入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提升种植效益为目标,推动全市高油酸花生向绿色、高纯度、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8.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在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上的应用
梨小食心虫是当前苹果园、梨园、桃园里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控制其为害,减轻损失,需要多次喷药防治,增加农药使用量,导致害虫抗药性升高,加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风险。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又称为干扰交配技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在田间高剂量、多位点释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掩盖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气味,误导雄虫定位,无法找到雌虫,或者是高浓度持久的性信息素激,使得雄虫触角处灵敏度下降,对雌虫的召唤失去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成虫交配机率,起到干扰和诱捕的双重作用,以达到防虫目的。性诱剂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具有专一性强,生态环境安全,对产品无污染特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农药减量重要替代技术,也是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之一。
9.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10.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
秸秆生物热气肥是利用各类农林和畜牧废弃物,经调配适宜碳氮比和发酵菌群后经特殊工艺制成。在寒冬季节将热气肥施入作物垄下或行间,可迅速启动发酵,产生生物热,提高地温,释放二氧化碳,转化产生有机质,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连续使用可有效改良土壤,降低盐渍化水平,抑制土传病害发生为害,解除连作障碍。
(青岛新闻广播融媒记者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