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脱贫计划——
乡亲们,咱们再加把劲
张帅(右)在入户调研
利用区位优势,引来农业项目
任第一书记以来,转眼已有大半年。虽然村容村貌有所改善,但任务仍然艰巨,村集体收入还没有由负转正。村里还有两户贫困户,若干低保户。
干了大半年,我发现,集后辛庄村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村东头是204国道,村西边有沈海高速和工业园,东北方向距“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大约10公里,南边紧靠着青岛西海岸新区——去年挂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
抱着区位优势这棵“梧桐树”,不信引不来“金凤凰”。搞来几个农业项目,搞好产业扶贫,才能让村子由穷变富,村民腰包才能鼓起来。今年肯定有突破。
去年洋河镇进行整建制土地流转,胶州一家国企与南官庄等6个村签订流转协议,完成了整建制规模化土地流转8000亩,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当地村民从此成了“小股东”,收入有了“大提升”。这个消息让我喜出望外。
年前,我组织村干部到南官庄参观学习,看到现代化大棚鳞次栉比,村民喜气洋洋,大家羡慕又振奋。这不,刚过了年村民们就跃跃欲试,让我赶紧带领他们利用好区位优势,让小村彻底变个样。
说起来非常幸运,正好镇里也有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计划,帮我联系上市里一家企业。万事开头难,企业觉得,集后辛庄村面积小、房子多,项目成本大。他们已经和邻村董城村在谈合作。董城村面积大、闲置土地多,更吸引他们。
集后辛庄和董城两个村相连,也存在很多姻亲关系。我和村干部就带着村民去做工作。谈两村渊源、谈村民感情,又谈抱团发展好处,最后大家决定“一家人,一起干”。
两个村绑在一起,面积更大了,边界更清晰了,以建田园综合体为契机,可以引进更多项目,企业也变得主动了。今年要争取谈成一个好方案,要让村民能接受、能满意。定下方案后,再把手续一个个办好,到年底力争把项目落地。家门口有了产业,村民致富就不愁。
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集后辛庄村第一书记张帅讲述
《人民日报》(2020年2月17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