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的仿古美食街格外热闹,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村里正在大力发展古村旅游,除了村集体和运营公司分别以50%和30%的股权参与外,我们还成立了资金内置合作社,把剩下的20%让村民自愿入股。”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村民入股的资金已达300多万元,将来都可以享受分红。
不仅发展旅游,三涧溪村还搭建起农业产业园、生态养殖示范区等平台,陆续成立了巾帼商贸等5家合作社,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收入由2018年的263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3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让每位村民都驶向致富快车道的三涧溪村,是山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生动写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的殷殷嘱托,山东在抓好粮棉油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果菜、畜牧、水产等高效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发展,不断培植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现在一座新型智慧大棚一季的产量能达到15000斤,收益能达到15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正值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大牟家二村村民郭文波种的西瓜卖了个好价钱,“从前年开始,我承包了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3个不同类型的大棚,这是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种植的也是企业选育的西瓜新品种。”
像郭文波这样的瓜农,郭牌农业在全国共带动了400余户,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我们不仅统一进行种苗选育、施肥配比、规范管理,还与种植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确保销售统一、渠道畅通。”郭牌农业常务副总经理杨猛介绍。
聚焦发展寒亭西瓜、潍县萝卜两大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园已招引类似郭牌农业这样的龙头企业12家,与农民建立起互联互利的机制。农民不仅能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园分红,还能在园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目前已辐射带动2.6万人增收致富。
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山东已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2个,省级以上田园综合体46个,并不断探索利益联结模式,真正畅通农民参与利益分配途径。在搭建起产业发展平台的同时,着力延伸链条,让农民分享多重收益。
眼下,正是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今年第二茬玫瑰收获的时候。68岁的朱庄村村民朱明月种了5亩玫瑰,每天除了在自家地里忙活,他还要到玫瑰加工厂打工。“加工厂就在村里,从早晨7点干到11点,一点不耽误地里的活儿。”朱明月说,“按照今年的行情,5亩玫瑰两茬能收入3万元,在玫瑰加工厂一月能挣近2000元,一年近2万元。”
黄店镇有“中国玫瑰第一镇”的美誉,玫瑰种植面积达1.3万亩。在发展玫瑰种植的同时,黄店镇积极培育、壮大玫瑰加工企业,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存储、销售等为一体的玫瑰产业体系,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现在是旺季,每天需要近100名工人。”定陶花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邵长征介绍说,公司每年收购鲜花500余吨,带动就业200余人,引导和帮扶数十位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想方设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和来源,山东在打造休闲农业、民俗旅游等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也下足了功夫。“家里有近20个床位做民宿,俺老两口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说起发展乡村旅游给生活带来的变化,59岁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村民陈焕福难掩心中的喜悦。
中郝峪村紧邻鲁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然而由于山多地少,2003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淄博市的贫困落后村。“家里种了点地,农闲的时候到建筑工地打工,俺老两口一年的收入只有四五千元。”陈焕福回忆说。现在,除了经营民宿的收入外,每年还有近3万元的分红。
“全村的土地、房屋、果园、山林等资源评估后入股,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所有村民都以旅游管理、经营农家乐和销售旅游农产品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就地就业、持续增收。”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胜建介绍,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仅住宿户均收益每年就有6000元,全村平均每户有15万元以上存款。
据统计,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5.4亿人次,实现消费2709.9亿元,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94.6亿元、增长38.6%……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增长9.1%,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个百分点。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