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奋斗者,让我们认识一位设计师、书店老板。在双重身份加持下,他的奋斗历程不仅丰富,还带着一些洒脱。
对于80后、90后来说,书店是一个符号,代表着知识的海洋、习题的商店和文具的乐园。
可眼前这个书店,打破了传统的装饰风格,更像是一个儿童乐园,一个被绘本、故事、读物包裹的空间。
迫切的需求,短缺的资源,让聂强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孩子们盘坐在木屋中,斜卧在沙发里,端坐在楼梯上;
手捧一本喜欢的读物,享受着阅读包裹着的快乐空间。
作为70后的尾巴,聂强的职业履历很长,也很简单,那就是和书打交道。
凭借自己对书店的理解,对美丽构造的感受,他为孩子打造出这家独特的小屋。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而从一名设计师转身成为经营者,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从布局精致到安全实用,其中的挣扎和妥协,聂强感触很多。
克服困难,忠于内心,聂强的店在去年八月份开业啦。
根据他所描绘的蓝图,这里不只是孩子阅读梦想起飞的地方……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往往很骨感。
新冠疫情肆虐,中小学停课,依靠读者生存的书店,顿时感受到了萧条的味道。
数据不会撒谎。
上周开门营业前,书店的访问量几乎为零。这些情况,明显超出了聂强的心理预期。
五个多月没有买卖,对于书店来说是致命的。
聂强和整个图书业,全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退出,有些不舍;
坚持,又望不到尽头。
在最艰难的时候,聂强看着女儿,想着未及铺开的梦想,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别人在想办法促进销售,聂强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一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店员,沉下心想了很多。
如今,聂强想好了新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经营路线的调整。
随着小店的重新营业,聂强的梦想,也将再次迎来远航。
学生开学后,光顾的家长和学生慢慢多了起来。
向家长推荐书籍,学生们找个角落,捧着喜欢的书;一切,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
聂强没有忘记,梦想坚持下去的简单理由——为了自己和社区的孩子们,多读一些好书。
给书籍消毒,收拾房间卫生,新入职的店员,也同样怀揣着一颗有爱的心。
爱,爱自己的孩子,爱所有的孩子,将知识的力量传递下去,或许,这才是聂强坚持下去的理由。
一本好书,摆上了书架,便赋予了全新意义,读者浏览后会产生新的看法;
一个书店,链接着你我,它是孩子阅读的场所,更是孩子们梦想延展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