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六保”在行动|新农技引领,山东为百姓扎紧“粮袋子”

2020-06-04 16:27 来源:齐鲁网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山东小麦的产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此时,因为新农技的加持,齐鲁大地这一季自南向北、自西向东的麦收大宴更是泛着麦香、耀着金黄。

  “藏粮于技”的山东实践

  眼下,位于山东齐河的“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示范区里,麦香阵阵。就在几天前,来自国家、省市农业战线的60多位专家在这里对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进行了检阅。

  看似平凡的麦田,因为有了田间智慧管理平台的实时监控,小麦耕层优化二次镇压高效技术、秸秆还田提升地力关键技术的鼎力加持,实现了接近15%的粮食增幅,体现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成绩的取得不会一蹴而就。3年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省内外47个科研单位与新型农业主体组建起创新团队,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山东二期、三期项目。

  记者注意到,3年的时间里,粮丰山东项目的创新团队建立起鲁西北、鲁中、鲁西南和鲁东4套区域性小麦—玉米两熟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累计示范推广3824.4万亩,实现了小麦玉米周年增产5.4%—14.7%。

  有了生动实践和技术路径,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粮丰山东项目二期首席专家王法宏认为,“山东小麦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再提高30%左右,没有任何问题!”

  “藏粮于地”的创新之举

  向科技求粮的背后,凝聚着山东这个农业大省对“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远见之光:不仅要守住粮食产能底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要促进农产品标准、质量和品牌的协同发展。

  为此,一个月前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粮食局联合发起的“这就是山东齐鲁粮油宠你”云直播显得意义尤其深远。

  直播中,山东大馒头、花生油、挂面、面粉、油条等山东2000多款粮油产品齐上场,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伟更是现场背书。

  李伟在现场表示,下一步山东粮食行业将进一步强化品牌引领,按照“1+N+N”的品牌战略规划,省级全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培植市县区域特色品牌,巩固提升企业品牌,建稳搭牢省级、区域和企业的金字塔品牌架构。

  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加优质、绿色、健康放心粮油供给,促进粮油产业兴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本身就是山东“藏粮于地”的重大举措。

  精准监测的“齐鲁粮仓”

  任何时候,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为了优化粮食储备布局和运输体系、精准对接山东各地粮食生产和加工力量,山东依托国家粮油统计信息系统和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粮食监测预警系统,从而实现了各类统计监测数据网络直报。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副处长王法军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共设立城镇调查户5041户、农村调查户5884户,设立86个国家级信息监测点、1000个省级市场信息监测点,监测原粮和成品粮10大类型,确保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记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方粮食储备已全部充实到位,算上中央储备和社会商品粮库存,现有粮食库存能够满足全省一年的口粮供应。而在保证原粮储备规模的基础上,山东还在济南、青岛等全国重点大中城市和各市政府驻地以及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满足10-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储备。

  “产业强、粮食安”,有了新农技的引领示范,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在齐鲁大地上正在呈现崭新的面貌。

  来源:齐鲁网 记者:贺晓菲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