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划重点!2020年青岛打算这么干!
2020-05-16 11:28 来源:青报观象山
5月16日上午,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人民会堂隆重开幕。市长孟凡利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原本2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孟凡利并没有原文照读,而是“敲黑板、划重点”,简明扼要地作了报告,全程只用了80多分钟。台下翻材料的刷刷声加快了节奏,代表和委员们的眼睛仔细盯紧了报告材料,手中拿笔标记的速度也快了起来——这些说出来的话,都是青岛的工作重点。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青岛市“两会”比预期晚了3个多月。“两会”姗姗来迟,攻坚奋进却正当其时。
16日市长孟凡利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2019年青岛GDP增长6.5%。可见,青岛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调低经济发展指标。
作出这样的选择绝不是想当然、“拍脑袋”,而是考虑到疫情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经充分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和慎重研究的结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青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青岛将如何转变路数、改变打法,蹚出一条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根据市长划的重点,观象山用10个关键词为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前提。接下来仍然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瞄准可能的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必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报告指出,青岛将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尽快促进消费回升,多措并举稳外贸”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
投资事关经济工作的全链条。去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增速创近七年新高,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报告提出,今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紧抓住投资这个关键不放松,抢抓宏观政策机遇,发挥好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企业的作用,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确保实现15%的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青岛将定期发布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在推进总投资3540亿元的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新项目。加快总投资524亿元的20个重点新基建项目建设。扩大产业投资规模,加快总投资1500亿元的100个5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30个项目竣工投产。
消费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青岛将从供求两端深挖潜力,坚持实体店建设和加快消费模式与业态创新并重,建设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重要消费中心。精心办好“百日万店消费季”“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市场,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定增长。
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外贸尤其是出口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措并举稳外贸,今年青岛将千方百计为企业出口和进口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支持企业线上洽谈、网上办展,主动抓订单、促合作、保履约、防风险,尽最大努力稳住外贸进出口并提高在全国全省的比重。积极支持外贸企业开展国内营销,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动出口产品开拓内销市场。建设“青岛—韩国海上高速公路”和“青岛—东盟鲜品海上快线”。
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释放出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更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更强调增强底线思维,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把脉定向。
2020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六稳”,就业为首。“六保”,首要的仍是保居民就业。2020年,青岛将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缓缴社保费等政策。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是兜住民生底线,全力保基本民生。今年青岛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筹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标准。扩围失业保障,将现行保障范围扩展到全部参保失业人员。
在保市场主体方面,青岛将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视情再及时调整出台一批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切实做好培育市场主体的各项工作,努力保持新增市场主体和新增企业数量继续实现较快增长。
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聚焦企业诉求,强化协调服务,及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达产,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在疫情的冲击下,既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市场格局会发生变动重构,在重构新秩序的过程中,必然会催生很多新组合、新需求、新模式。这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之机,也是推进产业链转型、量质提升之机。
疫情的倒逼之下,互联网加快迈进了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就叫工业互联网。错失了信息化,没抓住消费互联网的青岛,今天已经迈出了坚定的脚步——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青岛将加快实施互联网攻坚行动。其中提到,立足青岛制造业基础与品牌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应用,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平台建设,发挥卡奥斯等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强化产业赋能,推动1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发布5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200个“未来城市”场景,新认定60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
此外,今年还将加快振兴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业,强化创新驱动作用,全力打好经略海洋攻势,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转型、量质齐升,促进“四新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的叠加让青岛再一次站上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青岛必须抓住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国家开放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合示范区将突出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特色,推进“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加强贸易合作,大力发展货物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加强商旅文融合,创新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方式,开展法律服务和保障。加强与欧亚基金、中俄基金合作,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自挂牌之日起,就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青岛片区将继续突出先行先试,落实106项改革试点任务并开展更多政策制度创新。青岛片区将塑造片区特色,开展保税混矿、油品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业务,原油贸易、水产品加工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等方面开创新局面。申建中日韩自贸协议框架下的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加快打造“中日韩消费专区”。
“两区”的高标准建设离不开“双招双引”。在过去的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创近七年新高。青岛将延续这一势头,推出更多新打法。积极推行线上招商模式。规划建设好龙头型国际招商产业园,以“标准地”方式全球精准招商,做到“落地即可开工”。建设“国际客厅”。鼓励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基金和企业招商引资。
“两区”建设仅依靠青岛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作为胶东经济圈核心的青岛,促进区域规划、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服务等协同联动发展,与圈内城市共享开放红利。作为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青岛将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拓展与黄河流域城市产业发展、交通物流、商旅文化、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
2019年,以市场化为导向,青岛在功能区、民营经济、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2020年,青岛将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功能区改革方面。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高效运转,积极吸收各类资本参与功能区开发运营,将更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功能区。
促进民营经济方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优化市场主体开办流程并完善退出制度。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让更多企业加快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建立防治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采购、购买服务和各种政策实施中为民企提供公平机会。
国企改革方面。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引导国企精干主业,建立主业清单制度。积极开展国家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
一次创投风投大会让青岛成为资本的聚集地,也让这座城市感受到了资本的魅力。青岛将继续推进财税和地方金融改革。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机制。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发展对外有辐射功能的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力争上市公司达到55家以上。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更要努力补齐短板让各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青岛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发展短板弱项。
打好脱贫攻坚战。青岛将强化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健康、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实施精准防贫减贫保险,开展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国三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616辆新能源公交车。提高李村河、海泊河、麦岛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实施崂山生态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支持银行业持续化解不良贷款。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引导各类企业适当控制债务率。
“美丽青岛三年行动”让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市品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青岛将提高城市规划科学化水平。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推行经济发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优化主要功能区块、主要道路、主要景观、主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提高城市建设精品化水平。加快国际邮轮母港区改造建设,让百年老港区焕发时代光彩。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加快楼山后等片区改造,完成大学路、馆陶路等美丽示范街区建设。建设李村河等城中河滨河公园,改造提升滨海步栈道,建设绿道50公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天然气管网200公里,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0公里,新增城市供热配套项目400万平方米。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用率提高到35%以上。探索实施“城市云脑”工程,打造统一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提高全市发展一体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城市工业,壮大总部经济,挖掘楼宇经济潜力。鼓励中心城区在外围区市发展“飞地经济”。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道路上,青岛加快“三农”领域固优势强弱势补短板。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引进培育大型涉农海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50家。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建设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达到68%以上。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建设2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全覆盖。
推进农民全面发展。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养力度,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推进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2019年,青岛集中火力向流程“开刀”,从决策、落实、督导三个机关工作环节入手,对症下药,提出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重磅办法。
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聚焦“一窗受理”,启用青岛市民中心,实行一个事项一窗全办。聚焦“一网通办”,优化青岛政务通服务功能,移动端办理事项达到2000项以上。聚焦“一次办好”,实现90%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就办结。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按照“谁出台政策谁负责兑现”的要求,改造政策落实和服务企业流程。深化政府履约践诺专项清理,禁止“新官不理旧账”。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青岛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教育是民生之基。青岛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8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建工程。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办学。建设职工子女寒暑假爱心托管驿站100个。加快康复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等工程建设。
医疗是民生之需。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让人们意识到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今年将深入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全面提升15所急性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服务能力,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传染隔离病房及重症监护室建设。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期和蓝谷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眼科医院新院和眼科学院,积极推进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青岛院区、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等项目。
青岛老龄化率达到22%,提升养老服务十分必要。青岛将建设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0处,建设养老床位1.2万张,增加老年护理康复床位2000张。
备受关注的保障房建设今年将有重大进展。青岛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0万平方米,启动棚户区改造2.7万套(户)。实施住房保障7000套(户)。开工建设、筹集人才住房10万套。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共有产权住房制度。
在当前形势下,面对眼前的困难,如果还是沿用过去的路径,想要实现既定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除了转换路数、改变打法,青岛别无选择!唯有跳出青岛看青岛,站在未来看现在,更加坚定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才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青报观象山 作者:佳音 木梓 策划:沈默 编辑:佳音 摄影:王建亮 刘栋 汤臻
原标题:《深一度|市长划重点!2020年青岛打算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