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起!“慢了”的青岛制造,机会来了

2020-04-29 08:48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作为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进程的城市之一,制造业一直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名片,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繁荣的制造业凝聚着青岛人的光荣与梦想。

  然而,在这个只有不停奔跑才有可能停留在原地的时代,青岛制造业向前奔跑的速度却在放慢。与深圳、苏州等城市相比,青岛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减弱。

  青岛制造业怎么了?在2019年5月27日召开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答辩现场,与会代表们“不客气”地指出青岛工业的“短板”。青岛市工信局局长姜波直言:“我们这个城市就是靠制造业起家的,确确实实需要从上到下把制造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年8月,《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正式发布,打响了制造业领域的“7+N”攻坚战。

  距2019年那场令人难忘的答辩已经过去将近1年时间。4月26日,“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推进情况质询在“老地方”——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三楼会堂举办。在“辣味”十足的问答之外,这场质询会充满了理性的思考,无论是应询人还是质询人,不再满足于提问题、揭短板,更侧重于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共同寻找青岛制造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1

  这“三篇文章”写得不错

  即便是放在全国范围内,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都是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想要攻下这个山头,必须要有精准的打法。青岛的选择是,做好增量崛起、存量变革、生态构建三篇文章。

  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中,人工智能是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一年里,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2019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举办。这次会议对于渴望转型升级的青岛制造业而言意义重大。15家头部企业联合发起“青岛宣言”,200多家企业携带百个应用场景和百个解决方案精准对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SEMI、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腾讯、云天励飞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创新资源纷纷落子布局,吹响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的“集结号”。以“青岛宣言”为起点,青岛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开始起跑。

  发展人工智能是不是意味着青岛要放弃传统产业了?青岛占比过高的传统产业是否将成为发展人工智能的“包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家电、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是青岛工业发展的根基,成就了青岛制造的辉煌。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这也决定了,青岛新兴产业的崛起必须要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

  产业转型说到底是市场行为,企业进行人工智能改造无疑是一笔不菲且见效慢的投入,这就需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2019年,青岛把技改作为拉动工业投资的最有效举措,实施了力度空前的技改奖补倍增政策,设备投资奖补比例由8%提高到16%,奖补上限由3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最高可达2000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2019年,在全国工业投资持续低迷、全省工业投资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下,青岛工业投资逆势增长20.2%,增速创6年来新高,一举扭转了连续21个月下降的颓势;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增速创10年来新高。

  仅仅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还不够,就像青岛制造的辉煌是经过了数十年的厚积薄发,青岛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也非一日之功。想要完成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必须要构建良好的生态。青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青岛推行决策实施公开机制,激励企业和企业家创意创新,推动政策制定“精准点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委托北汽新能源等车企全面梳理外地先进政策,系统提出政策需求,并多次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建议,最终出台的政策涵盖了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叠加互补,顺应了企业“给资金不如给政策、给政策不如给市场”的呼声。

  类似的“精准政策”还有《青岛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这些政策从曾经的“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精准滴灌”,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受益。

  2

  这些新问题,必须直面解决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攻山头”,青岛制造业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青岛走的是一条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如何才能让传统产业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强扭的瓜不甜,让双方完美结合是青岛需要解决的问题。质询会上,青岛市政协常委、合木至信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东发问:“青岛5G基站数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如何将5G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得到落实?”

  青岛市工信局副局长卞成回答:“我们计划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奖补政策,配合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将出台一系列5G建设相关政策,推进工业领域5G场景的应用试点示范;二是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的内网改造,定期开展工业企业对5G建设需求的摸底,适时对建设方和需求方进行对接;三是培育人才,我们正在着手策划一系列培训活动,让5G更好地赋能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

  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了“新基建”风口,工业互联网则是新基建的七大核心领域之一,也是青岛离“新基建”最近的一片海。当前,青岛喊出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响亮口号,并且已经诞生了海尔卡奥斯、酷特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但相对于青岛立下的宏伟目标,这还远远不够,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平台,还需要铺天盖地的细分平台。青岛三迪时空集团董事长李培学问道:“青岛打算如何发挥工业互联网对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引领作用,实现相关产业、有关企业做优做强?”

  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在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中,青岛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对约300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推动约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建设500个5G全覆盖、全融合的示范园区,同时在全市布局1000个行业先导型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向下”覆盖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向上”承载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形成“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产业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中,青岛制造业转变打法,通过“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开创了制造业发展的新局面,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喜冰提问:“疫情防控常态化对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青岛有哪些应对措施?”

  姜波回答,下一步,重点来说,第一要集聚资源,把相关头部企业往青岛聚集,增加“浓度”;第二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让更多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和专业;第三要开放场景,继去年举办“百户企业、百个场景”精准对接活动后,今年我们将推出“千户企业、千个场景”,一方面帮助人工智能企业在我市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市重点企业和应用场景。

  3

  攻势2.0剑指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当前,工业互联网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热词。疫情催生出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工业门类齐全的青岛没有理由不抓住这个机遇,完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蝶变”,推动城市能级迈上一个新台阶。

  青岛发起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了基础。青岛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是与现有的36个工业门类紧密相连,对原有的生产模式进行互联网改造。而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所发起的“7+N”攻坚战中,同样是对现有产业全方位的转型升级。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打赢“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应有之义。

  在今年的“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中,青岛有了更加明确的作战方案——

  到2020年底,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和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长效运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标志性前沿技术成果和应用解决方案,培育10个领军品牌大企业,推动海尔集团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新基建”布局,力争建成5G基站1.5万个,组织海尔集团、青岛港、海信集团申报5G领域国家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制定落实《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方案》,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明确打法的同时,青岛还提出了精确的发展目标——

  聚焦打造特色鲜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聚焦打造先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以上;聚焦打造国内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研产基地,完成5个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5个以上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聚焦打造全球高端智能家电研发制造基地,力争高端智能家电产品占家电总产量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聚焦打造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基地,承建国内3条以上无人驾驶城轨车辆应用示范线,产值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聚焦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力争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0%,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超过40%。

  与深圳等对标城市相比,近年来青岛工业发展的步子确实慢了。但曾经创造过“上青天”辉煌、培育过“五朵金花”的青岛,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工业互联网这条赛道上重振“青岛制造”辉煌。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