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青岛!2019年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党员干部255人

2020-04-08 11:26 来源:爱青岛

  今天上午(8日),爱青岛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打响以来,青岛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政治安全、扫黑除恶、基层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维稳、服务发展六大领域,精心组织打好六场战役,努力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确保了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的绝对安全,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聚焦社会稳定节点,全力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整体战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综合运用统筹联动、疏导并举、标本兼治等手段,竭力防范化解各类政治安全风险,不断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斗争思路策略,深化反间谍专项斗争,依法防范打击渗透破坏活动。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赢反暴恐斗争。贯彻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有效遏制邪教组织发展蔓延,决不让群众受邪教侵害。提升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坚决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聚焦涉黑涉恶重点,全力推进扫黑除恶破袭战

  按照党中央“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部署,2019年重点聚焦“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深挖根治”目标发力,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集团。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5个、涉恶犯罪集团48个、其他犯罪团伙428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541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907名;批捕涉黑涉恶案件152件367人,提起公诉100件433人;审理涉黑涉恶案件117件,审结80件288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11.74亿元。摸排核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23件,查处案件117起347人,其中查处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履职不力案件46起255人。我市打掉涉黑组织数、涉恶犯罪集团数、刑拘犯罪嫌疑人数、审判案件数、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数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针对涉黑涉恶案件暴露出的行业领域监管漏洞,纪检监察、法院、检察、公安机关发出监察、司法、检察、执法建议71条,各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12个,完善行业、领域监管制度机制51项,治理突出问题69个。

  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构建农村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对黑恶势力干扰渗透、党组织班子不健全、村干部受过刑事处罚等15种情形的605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整顿,从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聚焦市域治理热点,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阵地战

  构建“网格+智防、心防、共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凸显时代特征、遵循治理规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会于2019年7月在青岛召开,青岛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网格化管理科学高效。按照国家标准,将全市科学划分为2.9万多个基础网格,统一编制确定编码,配备5.8万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事项纳入一张网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和力量联动融合。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双星双优”主题活动,在区市、街镇两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实行星级管理,推选优秀综治中心和干部、优秀网格和网格员,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动能。健全“网格+网络”工作机制,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智防”平台建设逐步强化。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雪亮工程”提档升级,累计建成视频监控5.4万余处,电子卡口4700余处,人脸识别设备600余处,实现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广场车站商圈和治安复杂区域等重点部位覆盖率达100%,联网率达到100%。按照“综治中心+综治信息系统+N”的模式,在各级综治中心打造综治信息系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三网合一的智能化工作平台,构建以综治中心为平台的智能化治理模式。优化“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规范380处社区警务室运行,为社区辅警、农村警务助理配备移动终端6500部,建成“技防村”5300多个。探索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治安防控实战应用新模式,打造具备超强计算能力的视频解析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人脸识别四种算法的融合应用,日均解析人脸3000万张、机动车2000万辆。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制定《智能感知设备数据汇聚应用技术规范》,通过技术手段排查城中村300多个、工业园区140多处、拆迁未拆除房屋3.2万处、闲置房屋59万处,筛查建筑行业、劳务市场等流动人口12.1万人,及时发现并整治影响社会安全的问题隐患。

  “心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把“心防”纳入社会治理整体规划,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三四三”工程,搭建基层、行业、专业三大平台,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四种手段,健全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三项机制。推广城阳区“瑞阳心语”“阳光城阳”和胶州市“敞亮工程”等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市街道(镇)综治中心普遍建成心理咨询室,78%的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职工心理健康(EAP)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打造了52个心理健康工作室,辐射职工群体80余万人。探索建设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产业发展的“心智谷”。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于2019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城阳举办,并永久落户青岛

  “共防”机制日趋完善。积极推进“1+1+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健全人民调解、专业性行业调解、律师调解、仲裁、公证以及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多元化手段,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共建立2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0个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室,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与信访办、法院巡回法庭、公安交警、派出所等单位“联署办公”,设立联动调解组织217个,调解员464人,基本形成“警调联动、诉调联动、访调联动、裁调联动”多元联动工作格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总量,农村社区以“两委”成员为主配备社区工作人员,社工队伍不断壮大,发挥作用日趋明显。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和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将环卫工人、快递员、公交车驾驶员纳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登记平安志愿者14.8万人,群防群治力量达到30万人,建立的社会面巡防三级响应模式为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力量源泉。健全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员额核定、招聘审核、离职备案工作机制,开展教育整顿专项行动,加强业务培训,累计参训人员达1.42万人次。

  聚焦风险防范难点,全力推进公共安全突击战

  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化解能力、完善防控机制,坚持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公共安全重大风险。

  前置防线更加巩固。开展社会治安要素排查治理行动,加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完善“人、事、地、物、组织”等基础要素全面管控的长效机制。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散装汽油等重点要素,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共采集标准地址536万处、新增30多万处,采集流动人口250多万人、新增50多万人,采集出租房屋20多万处、新增5万多处,实现社会治安基础要素动态排查、分级管理。健全社情反馈防线,通过政务服务APP、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解决群众诉求。完善风险评估防线,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建立青岛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专门业务培训,健全跟踪督促落实机制,年内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100%。

  前端控制更加精准。加强枪支危爆等重点物品安全管理,排查相关制造、仓储、物流等单位1300多家,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完善常态化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和运营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800多处。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评估工作,健全监护监管机制,未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打好禁毒保民围剿战,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00余起,我市破获的毒品案件数、目标案件数、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数量等主要禁毒战果均列全省第一。

  前瞻治理更加精细。全市发起秋冬严打整治“雷霆”攻势,共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万多人,其中刑事打击5000多人,破获刑事案件3500多起,追回逃犯1000多人。完善街面治安巡防机制,突出显性用警、动态布警,强化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处置报警求助230多万起,救助群众55万多人次。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5%,命案破案率保持100%,逃犯下降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公众安全感和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均达到98.6%。

  实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民行动计划”,网络刷单预警系统和反电话诈骗预警系统已上线运行。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00余起,紧急止付和冻结资金2.8亿元;破获经济犯罪案件同比提高23%,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查处涉黄涉赌案件15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000多人。

  加强重点行业治安管理,落实电信、网络、金融、住宿、客运等领域实名制和寄递物流行业“3个100%”制度,探索民宿、网约房等新兴住宿业态管理新模式,健全娱乐服务场所分级管理机制,加强散装汽油销售管理措施,确保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安全监管到底到边。

  深入开展“百千万”强基护安行动,深化“走千村万户、访社情民意”活动,加强学校、村居安全防范。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活动,通过落实低保、出资助学、临时救助等形式,对65名贫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了救助帮扶。表彰见义勇为模范个人15名、模范群体4个19人,颁发奖金24.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8人,发放救助金10.5万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出资为居民购买“治安家庭综合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救助险”“治安志愿者意外伤害险”等,其中,“治安家庭综合险”居民家庭覆盖率达100%,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统筹。

  聚焦源头管控痛点,全力推进信访维稳攻坚战

  坚持底线思维,健全指挥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坚决防止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有效维护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确保重大活动安全顺利。加强协调调度,严格落实责任,为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成功举行,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重点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对重点风险实施分类管控,督促相关牵头责任部门全部建立工作机制。对各类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启动“隐患清零”行动,排查化解矛盾隐患1万多件(次)。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建设,配齐配强应急处突队伍,开展应急指挥演练。

  提前完成信访积案化解任务。加大领导包案化解力度,成立信访积案攻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综合协调、督查督办、法治保障、典型宣传和推进化解5条战线,确保信访稳定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全市信访形势明显好转,越级到省、进京集体访分别同比下降11%、13%,特别是进京上访数量连续4个月同环比“双降”。省委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82.1%,其中10年以上、5至10年、5年以下信访积案化解率分别达到100%、71.9%、83.1%,提前一个季度完成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

  聚焦营商环境堵点,全力推进服务发展立体战

  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依法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创法治营商环境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召开全市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誓师动员大会,聘请18名“法治营商环境监督员”,确定469名政法干部联系538家民营企业。积极推进“金安工程”建设,研发集监测、预警、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犯罪预警平台,深入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建立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沟通衔接机制,有效化解劳动群体性矛盾纠纷,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公检法机关在办案中严格区分企业经营活动中市场行为和经济犯罪界限,慎用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政法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引领,全面启动上合“法智谷”建设,倾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法务中心。全面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完善“一次办好”机制建设,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建设,“微警务”“微检务”“微法院”“微法律咨询”等一批信息化平台运转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建成1个市级、10个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8个镇街公共服务站,1400个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了全市6400个社区村居,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2万多次,参与调处纠纷5600多次,为社区(村)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700多条,开展法治宣传5300多次。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6万件,“12348”专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7.6万多人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援尽援实现100%。

  法治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信用修复”机制,出台《关于发挥网格化综治平台作用协助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将协助执行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内容,加强执行查控网络平台建设及应用,采取个案突破、逐案研判、一案双查、集中行动等综合措施,全年涉企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修订《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试行)》。成立市、区(市)两级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11家,和解案件300多件。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建立开庭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人情况报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月度通报和季度报告等制度。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发起之后,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月上升,10月达到100%。

  创新跨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设立烟台、威海、潍坊巡回审判庭。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公共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等8个领域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办理诉前程序170多件,提起公益诉讼14件。出台《关于民事检察环节加强涉外商投资企业监督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试点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推进政府惠企政策落实,已有5家律师事务所为16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深入开展金融、财税、资本市场和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秩序整顿,部署打击涉税犯罪“百城会战”,开展净化网络订餐、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疫苗预防接种单位、小诊所、小卫生室、门诊部使用药品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维护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