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性工程——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正式开工建设并向全球招商

2020-03-28 12:42 来源:青岛发布

- 1 -

  3月28日上午的青岛港,气氛热烈,彩旗招展,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暨全球招商推介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仪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主持仪式。

  百余名身着橙色、蓝色制服的港口工人齐聚在场地,共同迎接这一刻;场边,挖掘机、卡车等装备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投入到建设中来。会场内外,写有“港通四海陆连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大幅标语牌是所有港区人共同的目标,也寄予着青岛对邮轮母港区的深情厚望。

  仪式上,青岛市政府与山东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市北区政府分别和14个项目签约。

  上午10点52分,王清宪郑重宣布: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全球招商推介正式启动。

  一百多年前,青岛港奠基时,没有人会想到,当年这个小小的渔村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中心地带,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土。

  霍高原、薛庆国、祝华、孙立杰、李伟、李奉利出席。

- 2 -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是我市依托青岛港老港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市委、市政府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着眼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拥有9公里长的港口岸线和4.2平方公里宝贵土地,规划总建筑规模539万平方米。

  该区域的转型改造是城市历史城区更新发展的重大平台,划分为活力时尚板块-乐海坊、海洋探索主题板块-探海坊、邮轮高端服务板块-尚海坊、海洋创新融合板块-通海坊、综合配套宜居板块-居海坊,多板块交相辉映,按照近、中、远期进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区全面转型升级,未来将建设成为我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核心区。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将依托百年老港优质资源,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发展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元素集聚地,滋养青年人成长、发展、创业的新平台,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青岛)的核心区。

  青岛邮轮港区的设计以三大动力、血脉连通为主要手段,塑造活力之星、未来之港。追溯历史文脉、继承文化精髓、留驻青岛记忆;引爆爆点项目、吸引人流汇集、激活片区活力;延续激活热度、带动思想创新、保障长久发展。

  1.乐海坊(启动区)为活力时尚主题板块,规划功能为创新文化消费、购物餐饮、商务办公、旅游集散和邮轮配套服务设施,引领青岛时尚创新产业,成为宜业宜游的聚集地。开发利用筒仓、仓库等工业仓储建筑,在留下历史记忆的同时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

  2.探海坊为海洋探索主题板块,围绕海洋总部经济,培育新兴海洋及离岸金融等产业,发展海洋经济,规划1处360-380米超高层标志性建筑。

 

  3.尚海坊为邮轮高端服务板块,规划建设邮轮总部、国际学校等,打造高端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提高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服务水平。

  4.通海坊为海洋创新融合板块,规划1处面向未来海洋发展的海洋科技主题展示馆,完善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功能,优化青岛海洋旅游体系。

  5.居海坊为综合配套宜居板块,着眼宜居宜业宜游,营造良好创业工作生活环境。

  同时,保留港区内现有铁路专用线、码头岸线、验潮站、胶澳海关等工业、历史文化遗存,留住百年港口记忆。

- 3 -

  青岛港是世界第六大港口、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始建于1892年。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2年,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青岛栈桥开始兴建。此外,在青岛河入海口以南兴建“衙门桥”码头。这两座码头的兴建,是青岛建港的开端。

△1901年大港开工式

  1901年,大港开工建设,同时,以原大鲍岛码头为基础修筑的小港投入使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激活了青岛的贸易,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流与人流。

  1904年3月,建成一号码头北岸5个泊位,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青岛大港最早宣布对外开放的码头。到1906年,胶州湾内大港二号、四号、五号(部分)码头先后建成,有6条港内专线铁路和胶济铁路相通,并与山东及华北大片地域的铁路、公路相连成网,青岛港渐成规模,青岛与周边联系日益密切。

  1929年,青岛设特别市,青岛港随之发展壮大。1945年至1949年,青岛港共建6座码头,36个泊位,1949年吞吐量达到72万吨。

△正在施工中的青岛港客运码头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港真正成为人民的港口。随着战乱中被破坏的码头的修复扩建,青岛港业务范围、吞吐能力不断扩大。

  1973年,青岛港吞吐量达1000万吨,1974年开工建设八号码头,1977年建成青岛港客运站。1978年,吞吐量达2002万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青岛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对老港区进行改造的同时,青岛港战略重点逐步跨海西移。进入新世纪后,青岛吹响了“挺进西海岸”的号角,强力推进前湾新区建设,使青岛港横跨胶州湾,为以后的重大布局调整和战略发展夯实了根基。200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成为新崛起的国际亿吨大港。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5亿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青岛港口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发挥。2012年,邮轮母港开工建设,新建3个邮轮专用泊位,岸线总长度1000米,其中1个超大型邮轮泊位可停靠目前世界最大的22.7万吨级邮轮;配套建设6万平方米客运中心,设计最高通关能力可达每小时3000人次以上,规划年游客量为150万人次。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于2015年5月29日建成投入运营,当年接待邮轮35个航次,创造了国内邮轮母港开港首年运营新纪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港港区转型升级工作,始终坚持高点定位、顶格推动。2019年2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刚刚到任即赴港区调研,强调把邮轮母港建设放在城市整体建设的大坐标中来审视,坚持规划引领,正确处理好港口与城市、与产业的关系,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为高标准做好港区规划,2019年3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团队负责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暨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工作。2019年7月,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设计团队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了优化完善。2020年2月3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王清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并于2月24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成立青岛市国际邮轮母港区更新改造指挥部。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在市北区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港口与全球177个港口保持通航,有国际货运航线137条;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37条,其中国际班列5条。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达6.02亿吨、2183万标箱,分别增长6.9%、8.8%,均居全国第5位。

- 4 -

  港口是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百年来,青岛与港口相伴相生、共兴共荣。

  一百多年来,青岛港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青岛共制定了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港口的特色与优势始终被这座城市寄予厚望,列入城市定位。港口西移带动了城市空间的西拓,与港口高度依存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链在西海岸加速集聚。如今,港口及关联产业撑起了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的半边天,成为新区GDP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的突出贡献者。作为城市皇冠上的明珠的大港区域,在加快自身转型同时,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引爆点”,带动产业变革、功能提升、人文荟萃。

  当前,青岛正以国际邮轮母港区为支撑,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比如,市北馆陶路拥有良好的金融产业基础。市北将以现有馆陶路34号为依托,按照国际金融商务区、基金运作区、资本运营区、金融研究培训区、金融生活服务区、供应链金融集中区、金融与科技分布融合区的有机共生的原则,建设核心区的新金融交流中心、创新中心。

  因港而生,向海而兴。一百多年前,青岛这座城市从大港发端,港口与这座城市始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青岛正着眼未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胸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以国际邮轮母港区为依托,打造青岛下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新地标,让百年老港区焕发时代光彩。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