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国民水果,苹果一直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如果经常购买的市民最近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和去年相比比起来,今年苹果的价格有了很大的下降。可即便如此,有些地方的苹果却依然不好销售。
在岛城市区一家超市的水果销售区,不少市民正在挑选苹果,普通苹果每斤在4.9元,个头稍大一些的每斤5.9元。
苹果销售价走低,主要是源于上游批发价格的下降。在位于即墨区的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许多批发商正在打电话联系经销商,扩大苹果销路。批发商告诉记者,今年苹果价格、销售量都不如往年。
冷库是苹果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延长苹果销售期效果有目共睹,不少商家尝试把采摘的苹果存入冷库,等待“反季销售”。不过,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莱西市的冷库老板赵行跃尝到甜头。去年,他以每斤3元的价格,从农户手里收购了500多吨苹果,收购量比往年多出150%。后期由于市场行情走弱,今年在冷库剩余量较高的情况下,苹果面临较大的出库压力。他不得不以每斤2元的亏本价抛售,日销售量也达不到常年的一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水果都迎来大丰收,导致国产苹果整体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加之前期受疫情影响,苹果主产区交通受阻,市场销售不顺畅,苹果需求大幅减少。
苹果迎来大丰收,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走低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是价格低于成本价确实会伤害到农户和批发商。如今,一些农业合作社和批发商不再局限于按部就班的种植、销售,而是通过种植高端苹果、科学预判市场,获得稳定收入。
姜文娟从事苹果批发生意已经十多年了,对苹果市场价格走势有自己的判断。前年由于大幅减产,苹果整体市场供小于求,销售价格高达每斤10多元,而她也从中赚了一笔。不过,每年市场行情不一样,由于去年苹果产量明显高于前年,她决定见好就收,并且把苹果的囤货量从前年的200万吨减少到今年的100万吨。
除了从销售渠道上进行前期预判,做出合理备货之外,一些农业合作社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发展种植高端化、精品型的苹果。青岛广大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立国表示,他们从大小、颜色、口感、含糖量等方面对苹果进行严格把控,保障苹果品质,苹果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商超。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南方水果的逐渐退市,未来一段时间,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苹果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但销量将呈增长态势。
苹果一端连着种植户,一端连着消费者,相关部门能否借助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合理把控苹果产量、上市出库时间,让苹果价格相对稳定,避免“价低伤农价高伤民”的情况出现。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