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妈妈凯旋回家!青岛援鄂医疗队的战疫故事

2020-03-17 10:23 来源:爱青岛

等着妈妈凯旋回家

作者 王溱

   1

  “轩轩,想妈妈吗?”“想。”“妈妈去哪了?”“去打病毒了。”

  “涵予,妈妈去干什么了,你知道吗?”“知道啊,去打敌人了!”

  “涵文,知道妈妈去武汉了吗?”“知道。”“你觉得妈妈棒不棒?”“棒,妈妈最棒!”

  这是我跟三个孩子的微信通话,分别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一个三岁和一个八岁的女孩。此时他们的母亲正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病区,穿着臃肿的防护服,戴着宽大的护目镜和勒得紧紧的N95口罩,穿梭在隔离病房里。

  

   2

  时间倒回2020年2月8日深夜,一个紧急通知把青岛市立医院的护师王顺英和姜俊等医务人员召唤到医院。

  “去武汉,战役情,清晨出发!”会议内容很简单却很庄严。

  回到家把情况跟老人、爱人简单一说,顷刻间泪水在亲人的眼里打转。

  “去吧,家里有我们。”亲人的安慰让王顺英和姜俊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孩子正在熟睡中,萌萌的神色,可爱的脸蛋,作为母亲,此时的心情难以描述。

  “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跟王顺英和姜俊微信时,两个人异口同声说出同一句话。

  是的,天下最亲密的感情莫过于母子,母亲是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形象,而孩子是母亲永远的“心头肉”,什么时候也割舍不断这种血脉情缘。

  

   3

  要出发了,怎么跟孩子说?

  轩轩是一个聪明好动的六岁男孩,但“命运多舛”。王顺英告诉我,孩子是早产,33个月就来到人间,生下来只有3斤3两,在监护室住了3周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检查。市儿童医院简直成了“家”,轩轩的口头禅:我的儿童医院……

  轩轩对王顺英非常依赖,每天无论是下班还是外出回来,只要王顺英进门,轩轩必定扑上去来一个紧紧的拥抱。时间一长,王顺英身上的气味被轩轩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轩轩,妈妈又要到北京待一段时间。”一年前王顺英曾到北京去进修过一个月。“妈妈又去学习?”“不,是打病毒,看到电视说的病毒了吗?”“看到了,妈妈小心,早点回来。”

  “谎言”很容易让孩子轻信。王顺英离开的那一刻,泪水蒙住了眼睛。

  姜俊从医院回到家时已经凌晨三点多,跟爱人收拾好行李已经天亮了。八岁的大女儿涵文睁开眼看到摆放在厅里的行李箱,惊喜地问:要去北京旅游吗?春节前姜俊和爱人就商量过,有机会领着孩子去梦寐以求的北京玩玩。涵文一定以为梦想要成真了!

  “不,妈妈要到武汉去。”“武汉?那里不是有病毒吗,为什么你要去?”“妈妈是护师,有责任去。”“能不去吗?”“不行,你忘了,妈妈是党员啊!”已经上二年级的涵文,平时就以妈妈是党员而自豪,常常在同学面前“炫耀”。她似乎懂得党员在关键时刻应该怎样做。

  床上依旧睡得很香的三岁小女儿涵宇,此时还在甜蜜的梦境中。姜俊舍不得把女儿叫醒,也不敢让女儿看着自己拉着行李离开。只能轻轻的走向前亲吻一下亲爱的小宝贝,强忍着泪水转过身。

  姜俊拉开屋门那一刻,大女儿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那哭声刺的姜俊心痛,泪水忍不住顺着脸颊滚下,她真想回身抱住女儿,但想了想疾步朝前走去,再没敢回头。

  

   4

  从隔离病房出来,脱下“沉闷”的防护服,经过一遍遍消毒,回到住处,洗完澡,顾不上肚子饿,赶紧打开视频。

  跟孩子视频是姜俊和王顺英每天最渴望也最开心的事。

  一见到画面上的宝贝,心都酥了,一天的疲劳立时消失得无踪无影。

  孩子能给母亲带来无穷的精神鼓舞和激昂的战斗力量。

  “轩轩,你的小九九背得怎样了?妈妈回去时可要听你背诵啊!”“放心吧妈妈,我会背给你听的。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快了,快了!”“妈妈,我做梦了,梦见了万里长城,我也想去北京。”

  “涵文,你在家里跟妹妹乖吗?”“乖,我告诉妹妹你在打敌人,很勇敢!妹妹要找你时我就对她说,你忘了妈妈妈还在打敌人吗,等打完敌人就会回来。妹妹听了就不哭闹了。”

  “涵文真是好孩子,妈妈感谢你!”

  “涵宇,妈妈回去给你带喜欢吃的巧克力。”“妈妈把巧克力拿给我看看。啊,真漂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等把敌人打败了。”“我也要打敌人。”“等你长大了跟妈妈一样打敌人!”

  “咯咯咯”,视频里响起孩子阵阵的欢笑声。

  姜俊和王顺英觉得再多的劳累,再大的压力都被孩子的欢歌笑语融化了。

  

   5

  我问姜俊,在武汉你们一定想的最多的是孩子,同事之间提到的最多的也是孩子吧?

  出乎我的意料,姜俊说,说实话忙起来没时间去想孩子,休息的时候,大家也都不提孩子,相互之间好像有默契似的。其实哪能不想?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愿去触碰这个话题而已。

  在疫情第一线,能想象出医务人员是怎样在紧张忙碌的。姜俊和王顺英所在的同济医院光谷病区接收的大都是重症患者,情况也很复杂。一个患者老伴因染上病毒刚去世,自己又被确诊躺在病床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刚生下孩子第二天就被发现感染,立即隔离送进医院;还有一对父女,双双患上新冠肺炎,一起住进了隔离病房,更有的重症患者因为一直住在医院里没有明显好转,痛苦缠身,流露出无比的绝望,竟拒绝治疗……

  注射、抽血、量体温、送药、吸氧,实行个体化针对性治疗,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进食,除了这些常规工作,医务人员还要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尽最大可能给患者提供方便和服务。夜里,听说要降温,病房里又不能使用空调,医疗队马上准备了大量的被服,挨个病房送去;一些患者因为亲属无法探视,牙膏、洗浴用品用完了没法补充,护士们一一记下,统一帮他们采购;患者想多吃些水果,医务人员知道后,把自己的水果送给患者;钙奶饼干是青岛的特色产品,很适合患者食用,医务人员把家乡的特产带到了病房;头发长了的李大爷想理理发精神精神,护士们知道后二话没说,抽空便在走廊里操持起来……

  涓涓细流,滋润着患者们受伤的心,让他们感动、感激,无形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让患者鼓起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正式接管病区,短短的23天,51张病床,先后收治了81名患者,其中重症72人,危重症9人。经过精心治疗,痊愈出院25人,其中有两天6名痊愈者同时出院,创下了病区出院患者数量最高记录。患者零死亡,全体医疗队员零感染。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让医患双方都感到欢欣不已。

  一封封感谢信发来,一面面锦旗送来,重新呼吸到大自然新鲜空气的那些患者们,对朝夕相处了数日的医务人员,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和敬意。那位李大爷把跟他接触的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名字都记在纸上,满满的一片。

  “等春暖花开时,我去看你们,请你们吃饭。”为了表示真诚实意,李大爷又加了一句:我掏钱。

  姜俊说,第一天走进病房,曾看见一位老人在走廊里徘徊,以为有什么事?因为老人说的是方言,姜俊听不懂。后来老人急了,指着姜俊做了个动作,姜俊明白了,老人在向她表示感谢。当时,姜俊心里感到暖暖的,仿佛忘了自己正汗流浃背,忘了厚厚的防护服下正迈着沉重的步伐。在病房里,许多患者有意与医务人员保持距离,护士来送药,送物品,刚放下,患者就催着赶快离开;热水瓶本来放在床头柜上,担心护士帮着打水靠得太近,患者大都把空瓶放在门旁,然后告诉护士,打来的开水自己去取。王顺英送药时,一位患者阿姨问她:你们来这里怕不怕?王顺英说:不怕,怕就不来了!阿姨一听眼泪流了下来,然后摆着手:快离开,快离开,别传染你。你们还年轻。听了这话,王顺英感觉鼻子一酸。眼前这些患者太体贴人,太可敬了!

  

   6

  “老公,轩轩应该周二去医院复查,提前预约也忘记取消了,但愿别被列在失信的‘黑名单’里。”后面是一个“扮鬼脸”的符号。

  “亲爱的,涵文性格内向,心事都藏在心里,你还是要多关注。”一颗“心”的符号夹在文字里。

  做母亲的永远挂念着孩子,哪怕细微末节也不放过。八岁的涵文视频时有些情绪不太稳定,姜俊担心影响学习,嘱咐爱人多加注意,好动的轩轩似乎更加调皮,王顺英提醒爱人,别让孩子过于疲劳,毕竟身体不是那么健康。

  孩子们呢?更是忘不了妈妈。

  我分别问三个孩子,最想跟妈妈说什么?结果都是一句话: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早点回来!轩轩还说,他想妈妈的气味了!

  这是孩子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在光谷病区,青岛医疗队有132名成员,女性有93人,其中49人是母亲。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目前全国有四万多医务人员在武汉战役情,女性占绝大多数,有一半人应该是母亲,而她们的身后最少有对应数量的孩子。

  每天,成千上万的孩子在呼唤着母亲,盼望着母亲,每天成万上千的母亲战斗在疫情第一线,为了别人的孩子,也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是英雄,了不起!其实那些在家里的孩子也了不起,他们为了支持妈妈的工作,离开了妈妈温暖的怀抱,承受着分离的痛苦,同样是小“英雄”!

  国难当头,舍我其谁?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等着吧,不久的一天,春暖大地,鲜花怒放的时候,妈妈一定会凯旋而归!

  【作者简介】

  王溱,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发表作品400余万字,曾开设多个专栏,获过多家报刊奖项。现已出版散文、随笔、小说专辑十本。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