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亮点述评 | 高水平开放,青岛站上“新风口”

2020-02-29 09:36 来源:青岛日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是大自然给予青岛最好的馈赠,海纳百川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风格。开放是青岛的最大机遇,是改革发展的最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在全国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要求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历史性地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这为青岛开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根本遵循。

  青岛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审视开放,以全球胸襟拥抱开放,勇担国家重任,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积极抢占对外开放“制高点”;以开放的活力激发创新改革的动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奋力开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资本项目人才纷至沓来,青岛广邀“城市合伙人”

  开放就是要寻找合作者,因此开放的核心就是“双招双引”。

  青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作为衡量党政主要领导驾驭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标准,发起“双招双引”攻势,招商氛围厚积成势、资本项目人才纷至沓来。

  青岛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克服点性、线性思维局限,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2019年举办了90个有重要影响力的会议、论坛、展会活动,招商效果立竿见影。仅央企青岛四季行就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1700多亿元。

  青岛瞄准行业第一排大企业,搭建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头部资源和集成平台,华为、科大讯飞、正和岛、华夏基石、创业黑马、商汤科技等各类头部企业和企业社交平台接踵来青。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成功控股奇瑞控股集团、意大利意才基金落户青岛、光大理财公司正式落地等,成为2019年青岛金融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在企业家眼里,“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新风口”。以资本为媒,青岛与全球优秀合伙人携手共赢。从日韩到东南亚,从欧美到澳洲,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全球投资者不远万里来到青岛,投资青岛,成就自我,繁荣青岛。

  青岛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利用外资方面,2019年,青岛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54家,其中,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49个,过千万美元大项目310个,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项目39个。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8.4亿美元,占全国的4.3%,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六位、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全省第一位。

  在利用内资方面,2019年,青岛引进内资项目2097个,引进内资2493.3亿元,同比增长15.6%。来自省外投资1829.7亿元,占73.4%。其中,来自京津冀地区投资699.2亿元,占28%;来自长三角地区投资466.4亿元,占18.7%;来自珠三角地区投资306.2亿元,占12.3%。数据彰显出青岛对国内先进地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青岛把握开放的关键所在,在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仅2019年,青岛就集聚各类人才超过25万人。青岛第八次上榜“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名单,获评2019年度“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来了就是青岛人”成为共识,站上发展风口的青岛,正在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今年以来,青岛对“城市合伙人”的强劲吸引力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弱。截至2月22日,青岛各区市、功能区网上签约重点项目222个,项目总投资2755.5亿元。

  战略叠加优势凸显,正形成高水平开放平台

  更高水平开放依赖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2019年,青岛被赋予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之重任”,为青岛更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含金量十足的高层次平台。青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战略叠加优势,积极打造开放发展的战略平台。

  上合示范区平台效应正在显现:2019年,区内新注册金控贸易有限公司等贸易企业307家,开工建设项目39个、总投资230亿元;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712家,完成进出口额35.5亿美元,增长31.4%,增幅高于全市20.2个百分点。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特色化、差异化、首创性探索的成效开始显现:截至2019年底,青岛片区累计新注册市场主体1851家,其中外资企业64家;在建、待建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进入2020年以来,企业落户的热情仍在持续。2月25日上午,山东省举行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视频集中签约仪式,新加坡(青岛)第一家食品全球供应链中心和青岛港与BP原油混调贸易项目两个项目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

  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青岛拥有汇聚开放发展要素的天然优势,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青岛发挥这一优势,对接国际标准、展现开放包容,积极打造服务半岛乃至全省全国的“国际客厅”,推动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

  青岛着力构建“5+1+1”的“国际客厅”格局。“5”就是指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5个以国家为对象的国际客厅,“1”是指央企“国际客厅”,另外一个“1”是指山东城市会客厅。2019年11月15日,中韩“国际客厅”揭开面纱。11月28日,中德“国际客厅”开门迎客,当天就有总投资10.7亿欧元的10个项目集中签约。

  青岛向兄弟城市敞开“国际客厅”的大门,安顺、陇南、临沂、菏泽等城市在青成功举办展销展会,来自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青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其他兄弟城市。

  经过努力,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已经成为青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佳平台和开放发展的“制高点”;各个“国际客厅”高朋满座,青岛的国际合作话语权在一次次国内外交往中、在国际国内要素的优化配置中不断得到增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正在不断隆起。

  推动更宽领域、更高质量互联互通

  开放发展,互联互通是前提和基础。青岛站在未来看今天,面向全球看青岛,发起基础设施建设攻势,规划未来十年基础设施投资总量3万亿元左右,加快打造空地一体、陆海联运、服务半岛、通达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新型智慧城市,推动更宽领域、更高质量互联互通,不断夯实开放的基础支撑。

  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成立,鲁南高铁正式通车,潍莱高铁铺轨施工,地铁6号线正式开建,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各方面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开通国际国内海铁联运班列47条,中欧、中亚国际班列运量全年将达到3.8万箱,同比增长61%,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更加通畅。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数字青岛发展规划,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建设全面提速,全市建成5G基站6000多个、占全省一半以上,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落地山东、授牌青岛。“新基建”正使青岛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无处不在的联接、无所不及的智能,打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青岛围绕航运发展贸易、贸易繁荣金融,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积极打造沿黄流域“出海大通道”,助力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2019年9月11日,青岛获批成为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将依托青岛港建设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2019年12月13日,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越2000万标准箱,首次进入“2000万标箱俱乐部”;12月28日,货物吞吐量首次跨越6亿吨大关,跻身全球港口“6亿吨俱乐部”。

  青岛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汇聚起全球财富的“大江大河”,正在成为金融开放的“新高地”,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大助力。2019年,青岛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876亿元,较年初增加1752亿元,同比多增760亿元,增幅为10.9%;青岛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33位。青岛航运、贸易、金融不断融合,呈现出多业并举、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今年1月13日,青岛分领域提出2020年重点推进的总投资3521亿元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城市合伙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健青岛城市的筋骨,夯实青岛开放发展的基石。

  站在中国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正乘风而起,开放优势进一步增强,经贸朋友圈不断扩大,“青岛合伙人”遍及全球:目前,青岛与全球102个城市(机构)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21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贸往来,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300多个项目在青岛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有超过一亿人次国内外游客来到青岛、感受青岛。

  当前,青岛正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一个中国对外开放高地中的高地正在快速隆起,一条愈发开阔的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之路,正从胶州湾畔向四面八方铺陈开去。沿着这条路,青岛正向着更加瑰丽的未来阔步前行。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