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蒲公英”,绽放万千“文明花”。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随风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就地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生命。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蒲公英”在城阳生机勃发。传播文明,和谐乡里,2020年城阳文明实践工作整装再出发。
青岛市委提出,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精神文明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2019年以来城阳区各级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和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志愿服务“七帮”项目,聚焦抓实思想教育、壮大主体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抓好文明创建、推进“两个中心”融合互通,以“‘帮’字入手,温暖实践”为特色,突出思想引领、行为实践、关爱帮扶、以文化人,形成了富有特色实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三五七”工作思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前列。
风吹吹,花儿飞。一粒种子,一片天空,绽放蒲公英的灿烂。让新时代新文明实践像蒲公英一样落地生根,这一切正在城阳真实发生着。
“小站”有风情
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超两百万人次受益
精彩的传统戏曲表演,热闹的书法公益讲堂,感人肺腑的阳光家庭故事汇……在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青大社区中心的棘洪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目前,城阳区已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架构,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处,街道实践所6处,社区实践站228处,实现了文明实践阵地的全覆盖。此外,建立了新时代结婚礼堂、城阳蔬菜批发市场24小时业户驿站、海上文明实践站等特色实践站,筑造了一个个传播思想、成就梦想、契合地域特色的文明“小站”。同时,依托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思想铸魂、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文化惠民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超两百万人次受益,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传播践行什么。
“今年已经是我们登记结婚的第五十个年头了,年轻的时候因为条件所限,没能好好地办婚礼,没想到今天有机会和其他几位老人一起,在新时代结婚礼堂免费办一场金婚仪式,大家都觉得既难忘又有意义。”来自流亭街道赵哥庄社区方修达和纪淑贞夫妇激动地说。1月10日上午,城阳区新时代结婚礼堂迎来了又一场集体婚礼,五对金婚夫妇携手步入城阳区新时代结婚礼堂,完成了一场特殊的金婚仪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过程中,城阳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投资4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新时代结婚礼堂,积极践行“喜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新风,为广大青年尤其是新市民青年提供切实的关心和帮助,有力提升了城阳的城市温度和文明程度。据统计,新人在新时代结婚礼堂举办一场婚礼,免去所有的化妆费、摄像费、主持费等近5万多元。除了为新人举办婚礼外,城阳区还创新性地将老年人金婚、银婚等结婚纪念日活动纳入礼堂。
“大志”见真情
避虚就实、直抵人心,全区9万余名志愿者的暖流涌动
2019年12月5日,流亭街道西后楼社区“5号有约”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按期上门,在独居老人江月娥家里擀面皮、和馅儿、包饺子。“打扫卫生、收拾屋子、代买东西,这些志愿者什么都帮忙,我就喜欢和她们拉呱儿!”说起社区志愿者,老人不住声连连称赞。据了解,西后楼社区现有居民500余户、1300余人,社区居民自发成立“5号有约”巾帼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爱心维修服务队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骨干志愿者人数达300人,带动社区几乎所有家庭都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志愿者总数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一半。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围绕“七帮”项目,城阳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城阳故事、红色宣讲等8支队伍和390支特色小分队、9万余名志愿者,1437名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1437户困难家庭,打造“全民志愿·阳光城阳”品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聚焦需求、聚焦实践、聚焦实效。同时,建成并启用了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打造“周六有约”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让群众在精准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志愿者们活跃在城阳的各个角落,念好一个“帮”字诀,上演一连串精彩暖心故事,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避虚就实、直抵人心。
文明志愿情,大志立奉献。“文明实践就在身边,志愿服务都是从点滴小事儿做起,志愿者就是做好事的人,只要与人为善,人人都可以参与。”西后楼社区志愿者纪燕如是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过程中,一大批像纪燕一样的典型人物涌现出来,他们是我们的身边好人,是志愿服务的排头兵,以暖心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带领一批又一批的普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贡献其中、乐享其中。
“赶考”在路上
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考核激励,做好新时代的文明赶考
城市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文明程度就会随之自然而然的提升,必须要有新的努力和付出,这是必须要做好的必答题,这其中就是要着重把握文明的正气、和气与清气,脚踏实地,躬身耕耘,把一件件微小的实事办好,绵绵用力、潜移默化,使城市文明跟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市民的共建共享中促进文明水准达到一流。新时代的文明赶考,永远在路上。
为此,城阳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结合“阳光城阳”建设,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着力点,通过建立立体化、多维度的考核机制,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不断增强文明实践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努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考核新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城阳落实、落地。
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增强文明实践保障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察内容,纳入对街道、单位、社区的全年综合考核,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纳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推荐考核。全区每年评选30个阳光社区,对评选的阳光社区每个给予30万元奖励。
文明积分激励,增强文明实践吸引力。建立线上文明实践新媒体融合平台,在平台上建立“文明实践积分榜”,对各实践站进行及时动态量化积分。每名市民和志愿者在平台上可以关联一个微信号,通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获得积分,利用积分可以兑换物品、兑换消费、兑换服务,也可以进行积分转赠。按照平台全年积分情况进评优奖励,评选星级志愿者和星级文明实践站,每年评定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等20个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的资金奖励。
加强道德礼遇,增强文明实践感召力。开设“城阳故事”专栏,每天讲述一个凡人善举故事,目前已讲述近800个。编辑出版《城阳故事2017》《城阳故事2018》,开展千场城阳故事汇活动。每年召开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给予1000元到2万元的奖励。好人的评选、道德模范的选树、城阳故事的刊发等工作列入星级实践站的评选,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文明“不掉队”
打通关节、阵地共享,文明路上一个不落、一个不掉队
自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城子社区、正阳路小学利用社区、学校的邻里互融关系,统筹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少儿开心驿站、学校社团等现有实践活动阵地,率先实施了社区、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打造出城子社区与正阳路小学文明实践融合互动新亮点。社区和学校两个文明实践站抓住“位置密切、血脉相连、文化相通”的优势和特点,主动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延伸实践阵地。
“帮”上做文章,“践”上求实效,“新”上出特色,“考”上抓落实,城阳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卓著。同时,城阳区也深知,要想让文明实践更具功能长久性、成果转化性、影响深远性,必须在“延”上下足功夫,打通关节、阵地共享,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合联办、共融共促,做到文明路上一个不落、一个不掉队。
为此,城阳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15个派驻工作队向薄弱社区延伸,向90条公交线路延伸、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流动阵地,向17处广场、72个口袋公园延伸,向手机客户端延伸、建立了全国首个文明实践新媒体融合平台,向56万新市民延伸、线上文明实践中心累计点击量超百万。在做好工作渠道延伸的同时,做细实践内容的延伸,如以学深圳、赶深圳为契机,开展“文明实践进企业”暨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培训进企业、文化进企业、心理疏导进企业,为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以服务双创为牵引,文明实践站设进双创楼宇,激发新阶层人士奉献服务社会热情;以新时代结婚礼堂为终端,拉长婚礼服务链,积极与餐饮协会协调沟通,延伸婚礼礼堂的辐射链,号召餐饮企业从减少浪费、光盘行动角度出发,不断吸引适婚青年举办新时代婚礼。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城阳区将继续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开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