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运进入客流高峰期,众多交通人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每天凌晨列车停止运行的两个多小时内抓紧忙碌着,行走在铁轨上方的铁路接触网上,像蜘蛛人一般在高空织就一张张铁路运行的生命之网。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但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守护着更多人的平安春运路。《新春走基层》,今天让我们去了解铁路蜘蛛侠们的春运故事。
离地面10米,在零下五摄氏度的低温中,中铁济南局集团青岛供电段接触网工晋凯迎来了自己的第10个春运。纵横分布在铁轨上方的一条条接触线直径不过120毫米,却为晋凯和同事们搭建起了一个高空闪转腾挪的大舞台。
手上的活一件不落往前赶着,脚下的步伐却小心翼翼移动着,每移动一次,晋凯都要先将安全腰带仔细调整,重新挂好。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青岛供电段董家口网工区副工长晋凯:“安全带就是我们生命线,因为接触网上面不是一直是直的,上面很多设备,拉线包括咱们的等位线,包括挂梯,你过得时候都要来回拆解腰带。”
虽然有着安全腰带的保护,但是由于只能前脚掌踩着线移动,因此,高空中每迈出一步依旧难度不小。
晋凯:“怎么能让身体平衡那种感觉,因为它是软的,为了保持平衡各种姿势都要试出来。”
一根软跨横梁虽然只有33米长,但是要完成这一段作业,晋凯和同事们在空中需要行走500多步。在灯光和月色映衬下,他们忙碌的身姿,被大家称为“空中芭蕾”。
晋凯:“虽然没有芭蕾舞演员那么优雅,我觉得我们这种付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还是值得的,能够保障春运,能够保障旅客平平安安回家过年,非常值得。”
15分钟后,当天的第一个作业内容结束。抬着梯子向前200米,在另一处软跨横梁前,晋凯停下了脚步。
晋凯:“这是蜈蚣梯,这是我们今年春运第一次使用的梯子,这也是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大法宝,对我们织网工来说,这种梯子维修起来比较方便,想干哪个位置直接挂在上面就可以,人直接上去,比较安全,比较方便,之前没有这种梯子的时候,我们干活需要爬支柱,爬到最顶端,一点点屡着往下走,干完活之后在靠着臂力再走回去,这样比价危险。”
7米长的梯子垂直竖挂在接触线上,晋凯开始了第二次攀爬。他手脚并用爬到了接触网最矮的一层连接线索上。刚刚绑好安全腰带,另一名同事李建峰也迅速爬了上来。紧接着,一幕极限操作在高空上演了。
用铁丝将蜈蚣梯绑扎在接触网的第二层连接线上后,李建峰继续攀爬到15米高处,在线网上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晋凯在10米高处用力固定住梯子,关注着搭档的每个动作。寒冬的凌晨特别安静,远远望去,接触网上的两个人一高一低,就像是在高空中“叠罗汉”一样。
晋凯:“这时候要给它扶住了,要不然它这个梯子它来回晃,就是一直胳膊要用力,腿也要用力,给它别住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是上面那个人的守护神,对,平时干活就要专人扶梯,在上面更要扶牢了。”
终于,最顶端的作业顺利完成了。随后,晋凯又开始了这一晚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高空作业,他在高空线索上的步伐迈了一次又一次。
晋凯:“已经湿透了,每天晚上都这样,对,每天晚上都是,湿了以后又干。从高处看,接触网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为了确保供电安全,我们织网人日夜付出,确保旅客平安回家,我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当双脚再一次完全踏到铁轨边的地面时,晋凯一直高悬的心终于落地了。
晋凯:“一晚上在高空上作业,脚上一直感觉没有根一样,心里空唠唠的,现在干完活下来了,心里这块安全大石头也放下来了,也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夜色愈来愈浓,天上的月光显得更加皎洁,从大海边吹来的风里也有了更多寒意,满头大汗的晋凯不禁感到一冷。
晋凯:“已经湿透了,在上面干活的时候一点试不出来,光顾着干活了,下来之后感觉这个汗,汗流浃背的,过一会估计就该凉了,每次都是这样内热外冷。”
所有人员全部撤出栅栏门后,一夜的维修工作结束,但现在大家还不能离开,必须等待接触网顺利送电后方能离去,如果发现无法正常通电的现象,他们还要巡线检查。
凌晨4点整,接触网顺利送电,在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时,晋凯和同事们踏上了返回工区的路。
忙完了黑夜,还有白天,春运里的每一天对于晋凯和同事们来说都是争分夺秒,明天的节目中我们也将继续带您来了解晋凯们的春运故事。可以说,一位位铁路人的披星戴月,都是为了旅客星夜兼程的回家路。一次次铁路人的餐风饮露,也是为了旅客阖家团聚的幸福时刻。铁路蜘蛛侠,高空起舞为春运,在这里,我们也向晋凯和他一样的广大保障春运的交通人道一声辛苦,说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