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青岛聚首,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
这是青岛的正式宣告:或许在早年互联网时代有所错过,但是在决战未来的“紫禁之巅”上,青岛将牢牢把住命门——人工智能!会上,青岛在国内首创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将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做一次引领性、创造性的探索,使青岛真正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产业高地!
当前,谈人工智能的人很多,懂人工智能的人很少;需要人工智能的企业很多,对人工智能深入了解的企业家很少;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很多,但切实能为产业赋能的人工智能企业很少。
这是行业的现状、也是明天的潜力、更是青岛的机会。人工智能的魅力在于,它与医疗、教育、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上,拥有无限的前景,而青岛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的大类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天然实验场。
作为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青岛的开放优势,也可以成为集聚全球人工智能资源的优势,推动实现技术链、人才链、资本链的三链合一,让青岛这个“国际客厅”,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客厅”,让有应用需求的企业、地方政府,在青岛就能够找到全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的方案;让人工智能企业通过青岛,就能够对接各行各业、各类要素,真正让青岛成为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不仅如此,青岛还计划明年春天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每年举办一届,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的高端会议,让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建设吸引全球的目光!
可见,在各个城市都涌入“人工智能”赛道的关键节点,青岛,迎来了一次宝贵的“抢跑”。
城市要判断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就要站在未来看今天、站在未来看未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自己。
2019年,业内许多专家说这是新经济“挤泡沫”的一年,“脱虚向实”又成了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可见,青岛迎来了一个“拐点”:尽管在新经济领域不如珠三角、长三角那么发达,但青岛工业门类齐全、高端制造的优势抢眼,如何打好用好手中的“王炸”,决定青岛的未来。
以青岛最具实力的高端制造为突破口,为最顶尖的人工智能产业资源提供跨技术、跨行业,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和产业的相互成就,这是青岛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要打造的一定是产业、技术、资源、行业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这就是青岛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思维方式。
因此,此次大会的主题:“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是青岛在国内首创提出的。再来看参与共同体的企业: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海康威视等全球头部企业,以及海尔、海信、歌尔等本土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共同发起方。这种龙头级的人工智能企业有多重要?它们是人工智能的关键主导者。
为何青岛具备这样的实力可吸引他们的合作?
在新技术的萌芽、发展时期,政策的影响因素非同小可,好的政策能加速新技术的发展。显然,青岛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离不开青岛今年迎来的重大利好和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
在青岛这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必定会成中国面向世界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合作新平台。
今年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创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作为为数不多的先导区,不仅是当下,未来在人工智能的相关政策上,青岛也能因此加分不少。担此“国之重任”的青岛,将有效发挥制造业产业基础良好、大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医疗、家居、轨道交通等融合应用方面,先行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毫无疑问,青岛将在这些领域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引领者。
国家层面的青睐离不开青岛自身的“着急”。今年,青岛在加快实施“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全力促进青岛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华为、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投身青岛,布局未来技术和产品,海尔、海信、歌尔等一批本土企业先行先试,走在行业前列,人工智能产业在青岛正在加速崛起和聚集。
如今,青岛左手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右手一个行业领军企业的产业共同体,意味着“抢跑”后可实现“领跑”。
“全是机会,你感觉不到吗?我们都在往青岛跑。”当被问及为何要在青岛设立基金时,上海金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兰兰这样反问涛君。
对趋势最敏感的是资本,毕竟它们以投资趋势为生。兰兰所说的“我们”,指的是今年在青岛新注册的超过350家创投风投机构。“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投资青岛就是投资未来”,这句话他们不仅深以为然,也有自己的理解。
过去,青岛众多的制造业企业,是资本眼中的“低价值”投资对象,因为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制造业企业资产重、增长慢、利润低,很难实现几年内翻几番的“壮举”,更难通过讲出天花乱坠的故事,进而上市让投资机构实现套利。
不过“风水轮流转”,各种不靠谱的互联网故事、资本故事,在一次次暴雷之后终于成为“公敌”,经济不能脱实向虚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传统制造业迎来了一次“颠覆”式转型升级的机遇。人工智能凭借其精准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重塑许多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缩减成本开支、精准布局市场,让制造业企业实现“互联网”式成长。因此,能做到人工智能+的制造业企业,就成为资本眼中的“高价值”投资对象。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来说,能够与实体经济结合、找到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是关乎其本身发展前景的“生死大事”。
因为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商用价值、就谈不上技术的生命力。人工智能研发企业不可能精通所有的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搭建一定是跨行业、跨技术的,一定是与生产企业、用户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的过程,哪里的应用场景多,哪里的人工智能落地前景就更广阔。
这就是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诞生的产业基础。科大讯飞青岛AI+产业加速中心执行总经理吴锦景对人工智能当下的状态有个判断:大规模应用的前夜。
工业门类齐全、以制造见长的青岛,当然是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必争之地,青岛的头部企业,也在人工智能领域竖起了自己的大旗,比如海尔的cosmoplat平台,就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探路先锋。“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投资青岛就是投资未来”,人工智能就是战略和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资本的“蜂拥而至”,虽然印证着“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是前景广阔的趋势,但青岛能不能把优势化为真正的动能,前路面临的挑战依然众多。
吴锦景告诉涛君,科大讯飞选择在青岛落地,一方面看到了青岛工业门类齐全、制造实力雄厚的优点,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研究机构力量的薄弱。因此科大讯飞在青岛落地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无论是自己的“加速营”,还是与青岛本地高校开展的教育合作,都致力于尽快补上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
此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还需要相关企业的配合,只有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进行深度合作与碰撞,才能明确当前哪些领域是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提质增效的、哪个环节的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哪些优化、哪些领域人工智能尚不具备应用条件。但在吴锦景看来,北方企业大多比较“内秀”,对于需要“花钱”的新技术,往往不像南方企业那么积极,如果企业方面太过保守,那青岛的优势在融合人工智能方面,恐怕会打折扣。
也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次大会就专门安排了一次人工智能百企场景对接洽谈会,让技术、场景和资本坐在一起,敞开需求、一一对接,当场就有24家企业签约、5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有人说,处在关键历史节点的人,往往不自知,但青岛的许多产业政策表明,青岛是自知的,不仅自知,还要用行动告知全球:我想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