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岛模式遇上深圳模式,双城合作未来可期

2019-11-18 15:07 来源:回澜听涛

  当深圳模式遇上青岛模式

  “如果当初选择在青岛发展,也能在如此快速的时间内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吗?”

  这是青岛企业家们在参观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时发出的疑问。

  作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代表,独角兽企业的多少也关系到一个城市在新经济时代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深圳已有18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在发展的第五年就已经完成了超两亿美元的融资,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支付宝进行刷脸支付,都离不开奥比中光的技术支持。

  而提到青岛企业,不少人第一印象还是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等知名制造类企业,从前不久刚刚成立的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参会名单上也能看到,参加活动的深圳企业多为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方向,而青岛的企业则更偏于材料工程类,而且不少企业已经有二十年的发展史了。

  因而,最开始的疑问,是对企业如何快速成长的疑问,其实也是青岛如何“学深圳、赶深圳”的“取经”之问。而对于最开始发出的疑问,奥比中光副总裁孔博提出了几点自己对于深圳优势的认识:

  1.在技术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深圳有着长期活跃的技术市场,奥比中光在做核心研发的同时,其他动态性的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来获得。

  2.创新创业的环境。深圳既有年轻人不分昼夜的加班氛围,也有普遍的“生意人”往“老板”转型的创业期待。

  3.深圳政府的帮扶政策。深圳政府在办公场地和人才政策上对企业给予帮助,让企业不用去想政府的事儿,可以专心做研发、做市场。

  对奥比中光来说,是资源要素、思维观念、营商环境的优势让深圳备受创业者青睐。而这些,正是“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产业发展逻辑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青岛与深圳的差距所在。

  青深两地市场化差在哪儿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在青岛,我们强调要树立平台思维。平台思维就是市场化思维的一种体现。”

  那么,青深两地市场化具体差在哪儿?

  譬如对服装行业来说,是原料加工更重要,还是款式设计更重要,如果让深圳人来判断的话,可能会说,深圳之所以有着“设计之都”的名号,出货的速度、迭代的速度、品味的速度非常敏捷,看的是整个行业、整个城市供应链的能力。

  如果说敢拼敢闯的创业氛围、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是深圳向外界展示出来的“面子”的话,那么在市场配置中起作用的供应链,才是深圳产业发展的“里子”。

  我们现在常说,青岛站在了中国开放发展的“风口”,但“风口”意味着面向未来的潮流和趋势,而不是投机主义。因为如果对深圳的产业体系进行细看的话,看似是抓住了金融贸易的机会成长起来的深圳,其实是产业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政府规划并引导十几条产业链的发展,而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因为拥挤促进了精细化分工的形成,终端产品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原材料可能来自国内国外,不同零部件的加工也可能依赖于不同厂商,而物流业服务业将加工的过程又串联了起来。如今,专业化供应链已经成为了深圳行业的解决公式。

  并不是一个公司“大包干”,而是围绕“源头创新+终端创新+产业链整合”进行发展,这是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高海燕认为青深两地产业发展最大的不同,也是青岛模式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在产品创新飞速的现在,企业的能力更是社会创新能力的体现,而产业社会化无疑是深圳最“能打”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供应链上的精细化分工,才结构性地推动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不断创新加速,推动了人才需求与企业竞争,这也是比单纯的招商引资更重要的地方。

  “学深圳、赶深圳”,不仅是要对接深圳的资源,更是要学深圳思维,学习深圳的内生动力。深圳模式的内核在于“供应链”,那么,青岛如何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青岛模式,也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

  投资青岛,势头正好

  “青岛势头正好,愿意来这里发展吗?”

  随着一批又一批体悟实训干部前往深圳“取经”,青深两地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发明朗。

  从产业发展上来看,深圳有专业化的供应链,有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青岛也有着自己的产业优势,尤其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下,在建设上合示范区的过程中,作为海洋城市的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现代海洋、健康养老、橡胶化工、信息未来等产业也正蓬勃发展。深圳与青岛这两座战略“同框”的城市,也正是在一次次走动起来之后,在生产力的交融性、企业间的合作性、产业上的互补性发现了更多可以“干下去”的可能性。

  同时,在青岛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动能也在孕育中。在全球INS大会研究院联合多家财经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上,青岛以478家瞪羚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九。由海尔集团孵化的日日顺物流于2018年成功入驻独角兽榜单,创建了物联网范式下的场景物流生态模式,并吸引了菜鸟、小米等几百个品牌的合作。伟东云教育集团也在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千亿产业集群”创意方案中。

  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个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随着“青深企业家联谊会”的成立,“双湾计划”、“双城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行,青岛与深圳两座城市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契机。

  而且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深圳土地成本、用工成本等原因造成的企业外迁等因素,青岛与深圳之间产业协作的需求也愈发强烈,青岛的未来发展也愈发让人期待。通过打开创意互动交流的窗口,创造让人舒服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有干劲,有闯劲,正是青岛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开放”的应有之义。而青岛,也未必不能成为新一轮开放格局中北方的深圳。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