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入了迷了,买了这么多保健品,根本吃不完啊。”杭州92岁的梁奶奶指着满屋子的保健品说。
如果不是口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买保健品过了头。
梁奶奶说,这些年她在保健品上毛估估花了一二百万了。
奶奶之所以找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原本是想来求助的。
她想退掉一套三年前买的净水器,但是等记者到的时候,奶奶又有点纠结:“那个厂家的工作人员我认识十多年了,都老朋友了,是不是找他们退也不太好啊。”
家里堆满保健品,过期的好多扔了
剩下的还是“吃都吃不过来”
11月12日,记者来到梁奶奶家里。一套三四十平的老房子里,堆满了老人买的各种保健品。
客厅里,保健品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拆了封的瓶瓶罐罐摆在吃饭的桌上和小茶几上,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个五六十瓶。老人的房间里,一摞摞未拆封的保健品整齐地堆放着,不少积了灰尘。
梁奶奶说这些才是“冰山一角”,还有一大堆保健品摆在另一个房间里,最近儿子住在那个房间里,不方便向记者展示。
一旁,梁奶奶的老伴正在吃保健品,一个茶杯边上摆着六七种保健品。“这个是吃心血管的,这个是吃骨质疏松的,这个是吃心脏的……”梁奶奶一样样地给记者介绍。
记者随便拿起了其中一瓶“熊胆胶囊”,瓶身上除了产品名全是英文,连最基本的保质期,记者找了半天才找到。
“这是一家大公司从美国进口来的,一瓶要700多呢。”
“哎,买得太多了,已经过期的都已经扔掉了,但是还有这么多啊。”
面对这些保健品,梁奶奶的心情有些矛盾。
她心里是很相信这些没有具体成分说明甚至连商标都没的保健品的。
“你看我92岁了,眼不花耳不聋,除了腿脚有些不便,其他各方面都很好。”但她也很清楚,这些保健品已经快让她倾家荡产了。
看见新奇的,买!
遇上特别真诚的推销员,也买!
买了17年保健品,
花光退休金和炒股赚的钱
梁奶奶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性格直爽,爱接触新鲜事物,也是杭州第一代股民。
“炒股让我们发了点小财。”退休以后,梁奶奶跟老伴钻研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股市,还赚了七八十万,让身边不少同龄老人羡慕不已。
2002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保健品开始闯入她的生活。
“年纪大了,总想身体能健康点,吃吃保健品对身体肯定有好处的。”
最近几年,随着养生保健的话题越来越热,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层出不穷,推销模式也一个比一个新奇。
“我就是喜欢新鲜的玩意。”梁奶奶说,她的保健品消费观也从为了健康转变成了猎奇和助人积德,看见新奇的保健品她就下单,遇上特别真诚的推销员她也下单,“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一下工作的”。
就这样,从2014年开始,在购买保健品这件事上,梁奶奶更加花钱如流水。“每次都是一两万付出去,一些好的保健品我都是成箱成箱买的。”梁奶奶说,最多的时候,买保健品一个月要花上七八万。
梁奶奶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一个月有1.5万,但他们几乎月月光,这些钱全花在了保健品上。为了能买更多更好的保健品,梁奶奶还陆陆续续抛光了自己持有的多只牛股。
家里的保健品越来越多,梁奶奶的钱包也越来越空。
她说,现在她还欠着保健品经销商好几万的保健品货款。“估计要到明年2月才能这些钱还掉。”
老人买保健品“走火入魔”
儿子无奈:“报警都好几次了,劝不动啊”
梁奶奶这么疯狂地买保健品,子女们怎么看?
梁奶奶说,子女们平时很孝顺,在买保健品这件事上也从不阻拦:“我花自己的钱,他们不会说的。”
可当记者询问梁奶奶的儿子时,却得到了另一番答案。
“阻止得了吗?因为她买保健品的事儿,我报警都报了好几次了。”一提起买保健品的事儿,梁奶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不知道上了多少次保健品的当了,不长记性啊。”梁奶奶的儿子说。
儿子说,前两年梁奶奶买了一种保健品,花了三四万。没多久警察就找来说,那个保健品牌涉嫌欺诈被抓了,让梁奶奶登记信息,可老人说什么都不信。
“我妈妈以前是老师,很享受被人捧的感觉,而且耳根子软,心眼好。那些保健品推销员,叫上她几声老师,再到她面前哭诉几句;工作不容易,产品卖不出就要被开除了。’我妈马上就下单了。”
至于奶奶说的“不闻不问”,儿子解释说,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活得开心就好,儿女们也不图她的财产,所以“爱买就买”吧。
但说起现在市面上这些保健品推销,梁奶奶儿子大为光火。
“一天能给老人打二三十通推销电话,隔三差五上门来,真是太过分了。”他说,甚至有推销员给老人洗脑,让老人不要听儿女的话。“他们这哪是推销啊,简直就是骗钱。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管。”
“我过分了,真的过分了”
告诫老年朋友:
保健要理性,别像我这样滥买
“我过分了,我真的过分了。”采访中,每每提到买保健品花的钱,梁奶奶就不停地喃喃自语。
采访期间,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
“我不买了,我真的没钱买了,我的退休金就这么点,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梁奶奶不停回绝。
电话那头传来过两天要搞促销的消息,奶奶脸上飘过一丝兴奋,但总算有进步了,因为懂得回绝了。
“我知道错了,现在改还来得及吧?等明年把欠的货款还清了,我就不再乱买保健品了。”梁奶奶说,她打算搞一次“厨房革命”,改善伙食。“吃得健康点,好一点,肯定比这些瓶瓶罐罐要好得多。”
她同时也想通过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跟其他爱买保健品的老年朋友说句心里话——
“我也要告诫大家,有保健意识是对的,但买保健品要有针对性,真的别像我这样,千万别滥买。”
杭州夫妻陷入保健品的坑
花掉起码150万!
家里马桶、水龙头都是推销员上门换的
无独有偶,今天上午,杭州秦先生也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打来电话:“我父母也深受其害,至少已经被保健品坑了150万元。”
秦先生的父亲今年90多岁,母亲许奶奶也有80多岁了。五六年前,两位老人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体检、旅游,“我们想想老人家退休后无聊,社区街道、单位里组织了这些旅游、体检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也蛮好的,所以当时没太在意。”
渐渐的,两位老人房间里的保健品开始多了起来,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吃不完了,便跟小辈们说:“你们拿点去吃吃吧。”这时,秦先生才注意到父母房间里堆满了保健品。
“我儿子觉得有点不对劲,拿了其中一瓶问了爷爷奶奶价格,这一盒2000元,那一盒5000元……我儿子对着瓶身上的标签上网一查,同样一盒保健品才100元。”
“这些普通的保健品,换个标签,价格就翻了几十倍。”秦先生气不打一处来,追问之下,才知道父母这几年的体检、旅游、听所谓的专家讲座都是保健品公司带他们去的,并不是社区街道组织的。而他们买保健品至少花掉了养老的积蓄150万元。
“这些保健品公司知道老人的软肋在哪里,有什么病便拼命推销相对应的保健品。”秦先生想去找相关部门投诉,父母还阻止他:“他们对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你不要去弄人家,人家到时候工作都丢了。”
秦先生则很坚决,“我知道受害的不止我父母,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老人正在上当。”但是,投诉并不见效。一次,又有人上门来推销保健品,父母耳根子软又买下了3万多元。“我又向相关部门投诉了一次,对方说得好好的,不会再来了。结果一个礼拜后,同一家公司换了一个推销员又上门了,这次要我父母花6万元。我找到了这家公司,但对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甲公司不来了,乙公司还会来。
“我们工作忙,不可能随时随刻都在他们身边防范这种事情的。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但目前的监管我觉得力度还不够。”秦先生很无奈。父母虽然表面上说再也不会买了,但是暗地里还在偷偷地买,“这我也知道,但有什么办法呢。”
秦先生说,其实还不止保健品,这几年来,从吃的到用的,各种各样的数多数不清,比如床垫、马桶,家里的水龙头都换了,零零总总为这些东西父母埋下了200多万元的单,有些推销员上门后赶都赶不走,最后报警,警察上门才解决,“对这块的监管,真的希望社会各方都能重视起来。”
除了秦先生,
还有不少网友吐槽
“我朋友妈妈吃保健品把自己吃进医院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害人不浅啊。”
“想不通老人为什么买保健品会走火入魔?!”
“我觉得子女还是该多陪陪父母。”
“多关心老人,看看老人真正需要什么。”
“都是被业务员洗脑了。”
“这带欺骗手段的保健品推销,为什么管理部门不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