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救人知识第四天,青岛女钢琴师就救人一命!

2019-11-03 08:30 来源:青岛早报

  刚接受完“第一响应人”培训

  并且拿到了证书

  就成功运用学到的知识

  挽救了一名在海水浴场

  突发疾病的冬泳爱好者

  救人的是同为冬泳爱好者的

  47岁的青岛市民杨海燕

  表示自己感到很自豪

  “遇到这样的事情,伸出援手并且能成功挽救老人的生命,多亏去学了急救知识。”——杨海燕

  这件事让她更加感觉到

  参加“第一响应人”培训的作用

  她希望大家都能去学习一些

  “第一响应人”的知识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能力应对

  不仅对自己的家人

  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

  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冬泳老人突发疾病被救

  “11月1日早晨,一名70多岁的老人第一海水浴场冬泳的时候,突发疾病晕倒,被大家抬上岸的时候已经没了呼吸,但在一名女冬泳爱好者的急救下,在120急救车赶来前,老人已经逐渐恢复了呼吸,送到医院后已经没有大碍了。”11月2日,市民宿女士给早报记者发来一段视频,一名身穿泳装的女士,用标准的动作在给一名倒在沙滩上的人做心肺复苏按压,同时在指挥着其他两人做人工呼吸以及按摩手臂。宿女士说,这个事多亏了这名女士的及时出手,因为此前大家把老人抬上岸,都不知道怎么应对。

  根据宿女士提供的线索,视频中这名也女士是一名常年在第一海水浴场冬泳的市民,记者多方打听找到了她,一名47岁的钢琴老师杨海燕,也是我市“第一响应人”培训受益者。

  “当时我刚换完泳装,正在做热身,看见一群人从海里抬上来个人,看起来像溺水了,就赶紧跑过来看。”杨海燕告诉早报记者,她过来后,发现这名被抬上来的人是一名老人,应该也是冬泳爱好者,一名小伙子正在给他做心肺复苏按压,但这名小伙子按压的位置并不对,按到了心脏的位置,于是她就赶紧上前,表明了自己是“第一响应人”,接受过专业救护培训,可以由她来操作。

  “这名小伙子也是赶紧说,他不太懂,就赶紧让开位置,开始协助我。”杨海燕说,她开始按照所学的知识,找准位置,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按压,小伙子在一边配合她给老人做人工呼吸,她按压30次,小伙子吹两口气,就这样,两个循环后,老人逐渐开始有了微弱呼吸,并且吐出了一些呕吐物。

  杨海燕告诉早报记者,在120急救车到来前,她和那名小伙子一起,总共给老人做了大约7个心肺复苏循环,老人的呼吸也逐渐开始平稳,120急救车到来后,她马上将老人的情况告诉了急救医生,急救医生经过处理后,迅速将老人送往了医院。“抢救期间,那名小伙子更认真,不顾老人满嘴的呕吐物,给他做嘴对嘴人工呼吸,让人敬佩。”

  这是她刚学完急救知识第四天

  杨海燕一番“教科书”式的急救操作,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很多人以为她是做专业救护工作的,其实不然。“我是4天前刚接受完‘第一响应人’培训,用上也是巧合。”杨海燕告诉记者,之前她完全不懂急救,但因为常年在第一海水浴场冬泳,见过一些急救的场面,并且和红十字999救援队的队长江明也熟悉,从江明那里得知青岛市有免费的“第一响应人”普及培训,于是就抽出时间去参加了。

  杨海燕的职业是钢琴老师

  “周一参加的培训,当时我学得也很认真,因为家里也有亲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想到可能会用到。”杨海燕说,1天时间的培训,学习了急救理论知识,实操了心肺复苏、包扎等常用项目,感觉很充实,当时还在想,万一遇上有路人突发疾病,她也能伸手相助,没想到这就用上了。

  “参加过培训和没参加培训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学到知识后就能放心大胆去救人。”红十字999救援队的队长江明曾告诉记者,很多学员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多数没参加过培训的人知道一些急救知识,但真正到紧急情况下需要操作的时候,就胆怯了,怕做不到位,给被救者更大的伤害,而接受过培训并且考核合格的持证“第一响应人”则不同,能马上上手操作,并且指导周边的人协助救援,这就是我们青岛市连续4年普及“第一响应人”培训的作用,目前青岛市的急救水平已高于全国同类城市。

  第一响应人”救在身边

  “我真希望大家都能接受‘第一响应人’培训,那么我们身边突发疾病的人就有很大希望被救回来。”经过亲身体验后,杨海燕反复和记者强调,学到这门知识太重要了。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起,青岛市政府已连续4年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列为市办实事,每年培训2万多名“第一响应人”。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青岛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先后由市红十字会、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对全市高危行业、窗口单位和人群密集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救护技能培训和普及,推动全市立体化应急体系完善,促进青岛城市公共安全。在青岛,“第一响应人”已经成为全市应急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突发意外等现场应急处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岛市红十字会牵头培训期间,还启用了“互联网+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综合运用移动APP、网站系统、传输、互动的技术手段,开发建设的“第一响应人”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第一响应人”网上注册、在线学习测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救护员管理信息化、平台化的“互联网+应急”新机制。2018年,青岛市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做法,在全市公共场所设置了6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突出重要窗口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保障,覆盖全市七区范围内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会议中心、会展中心、文化体育场馆、景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市民活动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等窗口共计49个单位60处公共场所。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