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爱青岛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9768.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
市统计局副局长刘伟介绍,GDP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7.2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828.93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5642.76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比例为3.0:39.2:57.8。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蔬菜瓜果稳中有升
夏粮总产量142.6万吨,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385万吨,增长0.4%;瓜果类产量42.8万吨,增长13.8%;鸡蛋产量12.5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21万吨,下降1.9%。全市肉类生产中,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增长7.7%、9.3%和1.6%,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下降10.6%。
二、工业结构持续调整,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3251.59亿元,增长1.8%,对全市GDP贡献率为10.4%。从规上工业增长面看,30余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增长,合计增幅10.2%。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3%,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6.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随着对“两高一低”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工业高耗能行业“去降补”效果显现,前三季度全市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明显下降。同时,三季度工业景气指数142.5%,比上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工业预期好转。
新动能培育壮大,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得以提升,制造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中,光纤、光缆制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增加值增长129.7%,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增加值增长110%,其他仪器仪表制造增加值增长76.9%。与此同时,轨道交通装备增加值增长26.8%,高端装备增加值增长5.9%,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3%和25.7%,都高于全市投资增速;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9%,占工业投资比重45.5%,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2.2个百分点。
三、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6.9%,高于第二产业5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7.8亿元,增长7.9%。其中,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网上销售实现257.1亿元,增长6.9%,占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的比重为22.2%。高科技商品需求强劲,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增长233倍,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5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增长50.4%,能效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家用电器增长9.6%。服务消费需求旺盛,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增长超过10%,用于食品烟酒、衣着等商品消费增速在5%左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在上升。
服务业新兴行业和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2%,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2%。规上服务业30余个行业大类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体育等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10个门类行业营业收入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0.4%,对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7.6%,继续引领规上服务业增长。
四、“大项目”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共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1219个,完成投资增长16.9%,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215个,项目个数增长31.9%。投资结构优化向好,民间投资在建项目2788个(含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长20.3%。
全市新开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194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90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65个,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65个,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73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创近五年来新高。
五、进出口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前三季度全市货物进出口4289.5亿元,增长12.2%。其中,出口2436.7亿元,增长6.8%;进口1852.9亿元,增长20.2%,进出口相抵,顺差为583.8亿元。从贸易类型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0.1%,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42.4%;从进出口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1.3%,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9%;从主要贸易对象看,除美国外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市场均保持良好增势,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31.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9%,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六、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31.4亿元,增长0.8%。税收收入66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1.9%。其中,增值税增长7.9%。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个人所得税下降34.9%。
9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8万亿元,其中,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096.3亿元,较年初增加1971.9亿元,同比多增875.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064.4亿元,较年初增加1925.6亿元,同比多增489.2亿元;小型企业贷款2129.1亿元,同比多增88.1亿元;微型企业贷款592.97亿元,同比多增99.97亿元。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43元,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17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5元,增长8.1%。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09元,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29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73元,增长7.1%。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966.3亿元,增长4.7%,占全市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6.6%。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0.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1.4%,农林水支出增长15.9%,教育支出增长11.4%。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就业62.1万人,增长2.4%,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其中,二三产业新吸纳就业人员61.8万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41.1万人,增长4.7%,占新增就业比重达66.3%;民营经济吸纳就业48.8万人,增长4%,占新增就业比重达78.6%。9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重返3%以下低位。
八、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工业生产价格基本持平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6%,其中服务价格指数101.6%,消费品价格指数103.2%。全市非食品价格指数101.2%,食品价格主要受蔬菜、瓜果和肉类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达到108.6%,为此,市相关部门已着手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做好“菜篮子”商品政府储备投放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联动补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9.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99.1%。
总的看,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投资稳中向好,新动能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在集聚,全市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在提高。随着“15个攻势”全面起势,市委、市政府各项既定部署将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上下将保持定力,充满信心,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