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个春天疯传朋友圈的食品谣言,您信了哪一条

2019-10-18 14:13 来源:生活日报

  有关食品的谣言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朋友圈中死灰复燃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对近期出现的食品谣言进行梳理辟谣

  2019年刚刚过去的三个月

  您中招了吗?

  谣言1

  吃鸡蛋会增加患心血管病风险

  据媒体报道,通过对三万名美国人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天额外摄入半个鸡蛋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增加6%,过早死的风险将增加8%。

  研究还指出,每天额外摄入300毫克的膳食胆固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加17%,过早死的风险将增加18%。而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186毫克。

  真相

  适当吃鸡蛋没事只是少用煎炸方式

  专家表示,这项跟踪调查并没有考虑到鸡蛋烹调方法的影响,如果少用煎炸方法处理,每天吃一个鸡蛋完全不用太担心。

  近2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普遍显示,适当吃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对于正常饮食中的胆固醇也不需要太担心。我国和美国最新的膳食指南都取消了对饮食胆固醇的限量。

  谣言2

  30年后巧克力将消失

  外媒称如果全球变暖的步伐持续行进,将导致巧克力原料可可树越来越难以生存,30年后就会灭绝。

  此消息一出,巧克力爱好者一片哀嚎。

  真相

  放心吧!大棚里也能栽培可可

  这其实是一则旧闻。2017年末外媒就有过相似的报道,称巧克力将在40年内走向灭绝。

  2018年初,外媒再次报道时,还将40年期限直接缩减为30年。

  专家认为,可可在我国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大棚内也有栽培,只要控制好温湿度即可。

  谣言3

  常吃面包会致癌

  据某平台官微转发的一篇文章,“一个14岁的小女孩,早餐经常吃面包,得了肠癌。还有一个小孩,因为长期吃面包得了肾癌。”于是得出小孩早餐经常吃面包,过量摄入精细谷物,会得肠癌和肾癌的结论,引发网友质疑。

  真相

  “食品致癌说”大多不靠谱

  就目前看,所谓的致癌食品大部分没有科学依据,如声称方便面和豆浆致癌等等。

  关于隔夜剩菜是否致癌,学界还在探讨。

  不过无论如何,“面包致癌说”都不靠谱。

  长期单一食用面包的最大不足就是会引发营养失衡。这是因为面包用精细面粉制成,制作过程中会破坏一些维生素。

  谣言4

  吃有机食品能防癌

  “吃有机食品能防癌”的说法来自法国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食用有机食品多的人群,其罹患癌症的比率较低(269人),食用有机食品较少的人群,其罹患癌症的比率则相对较高(360人)。

  真相

  吃有机食品的人更重视健康

  癌症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尚无准确实验数据表明有机食品有很强的防癌作用。

  一般而言,有机食品的单价高,因此常吃有机食品的人一般收入较高。

  对于健康生活、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患癌几率降低。

  谣言5

  喝茶会导致贫血

  “喝茶会导致贫血”也是一条谣言老梗。

  但近期又流传起“贫血的人不能喝茶”的说法,甚至“喝茶太多容易贫血”。

  真相

  喝茶并不影响铁吸收

  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一个非常常见的理由是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这种物质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了人体对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但这只是理论推理。从多个国家目前的研究来看,喝茶并不会对铁的吸收产生影响,也不会导致人体贫血。

  谣言6

  空心菜长在污水里

  最近有传言说,空心菜是空心结构,又长在污水中,很容易吸附重金属。

  而且,在国外根本没有人吃空心菜。

  真相

  种植空心菜对水质要求很高

  空心菜是空心结构没错,但污水中种植空心菜的说法很荒谬。

  由于空心菜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质不达标,空心菜根本无法生长存活。

  空心菜是速生绿叶菜,旱地水田都能长,只是水生的空心菜比旱地里的粗大。

  而所谓的国外没人吃空心菜,这是因为饮食习惯,外国人更偏爱西红柿、西兰花等蔬菜,因此空心菜在国外并不普及。

  各种谣言为何总能打动老人?

  “震惊了几亿人的真相”“天天吃这个,保证不得癌”“注意!喝瓶装水会致癌!”“每天一杯醋,软化血管更健康!”……

  几乎每个家庭的微信群里都有一位让儿女“不省心”的老人。

  一些生活常识尽管早已被“证伪”,但老人们总喜欢在微信群里不停地将他们认定的“科学”刷屏。

  很多读者反映,家里的微信群逐渐变成了养生群,年轻人每天忙工作的同时,无不担心着自家老人偏听偏信后上当,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伤害健康。

  很多儿女都想不通一个道理,为什么老人不听儿女的劝解,却要听从网络谣言。

  辟谣要温和,态度别“优越”

  目前,网上虽然有不少辟谣平台,但对于老人来说不太接地气。

  里面一些过于年轻化的语言以及对老年群体的隐含讽刺,都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对此,专家表示,辟谣一定要兼顾各年龄层的群体——

  尤其对老人,一定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即使为了年轻受众要用到一些网络语言,也要尽量保证主体内容能让老人明白,更不能在辟谣时透露出一种智商优越感。

  不能光说你这个不对,也要指出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样才能真正满足老人们的需求。

  辟谣技巧:先顺着说才好逐步引导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张昕教授认为,子女在家庭群这样的公开场合甚至私聊时,若直接跟老人正面硬怼,是不太明智的。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说,老人会相信谣言,很可能因为他处在一种比较挣扎的心理阶段。”张昕表示。

  在如何劝说方面,也要讲究技巧。“首先还是应该顺着老人的心意,适当做一些铺垫,然后再找权威的辟谣文章给老人看,老人们应该会更容易接受。”

  民以食为天

  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总能引起社会关注

  它排在全部谣言的第三位

  对外界影响非常大

  网络谣言反复传播

  许多早已辟谣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又死灰复燃

  得不到有效遏制

  因此这个假期我们要一起努力

  在父母的朋友圈里让真相跑赢谣言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