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值青岛市老年大学35周年之际,学校历任校长重回校园,感受学校的日新月异,为学校送上深情的祝福。
35年风雨同舟;35年成果丰硕,桃李芬芳,离不开这些为学校开拓建设、无私奉献的老年大学人。
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上,老校长们用汗水写下了光辉篇章。
一起来听听他们与学校的难忘故事。
【1995年至2006年——李鸿令:我见证了新校舍拔地而起】
2005年,青岛市老年大学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7300平米校舍启用,成为李鸿令心中最为深刻的记忆。
今天,走进焕然一新的报告厅,李校长难掩心中的激动,“当年这两栋楼是我在任时建起来的。”说这话时,他脸上满是感慨和骄傲。“看到现在学员编班增多了,开设课程也更加丰富了,能服务了更多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好。”李鸿令很是欣慰。
从1998年至2012年,十几年的光辉岁月,魏玉顺副校长始终守护着青岛市老年大学。“2005年学校7000多平米的校舍启用,在当时是领先全国。”魏校长骄傲地说,“当时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带领全国老年大学的校长来学校参观,在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今天在学校35周年校庆现场,魏校长感慨万分,“15年前学校的那场20周年校庆,还是在800平米的旧校舍举行的,远没有今天的现代、隆重,但一样饱含真情与感动。”
【2005年至2007年——王炳兰:现在,老年朋友再也不用凌晨排队报名了】
走进今天的青岛市老年大学,看到校园里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学员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王炳兰校长打心眼底里为他们高兴。
“我记得从前每到老年大学报名的时候,不像现在是网络报名,那时候学员们早上三、四点钟就在门口排起了长龙。”2005年至2007年,王炳兰在学校任职期间,这个小小的细节让她印象深刻。“现在报名利用现代化手段,更加公平合理,最重要的是,能让老年朋友们享受到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服务。”
【2009年至2013年——庄梓仕:那些年,我收获了“万人校”的感动】
“再回到青岛市老年大学,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庄梓仕校长说。
2009年至2013年,庄梓仕任职青岛市老年大学校长,他提出“亲情服务,和善教学”的理念,构建有温度的校园。在他的领导下,青岛市老年大学跻身全国老年大学前三名,更是创造了“万人校”的辉煌历史。“一万名学员来到青岛市老年大学,学校受到学员的支持和喜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庄校长说。
没能为学员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庄梓仕心中一直以来的遗憾。但是今天的老年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丰富多彩,他不禁为学校现任工作者点赞。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见习记者:刘瑜 摄影: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