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珍惜自然资源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让爱护海洋、热爱公益的人汇聚在一起,共同为贝壳发声,传递公益的力量。
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专家因贝壳结缘。他们之中,有科普作家,有水下摄影师,有电影导演,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为传播海洋知识、传递公益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小时候是在海南岛的一个小渔村里长大的,村里面世代以捕鱼为生。我家住的是海景房,门口一百米之外就有洁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这是国际潜水教练协会(PADI)参谋教官、海南省贝类与珊瑚保护学会会长姚宏朝,在题为《为了中国海,还能无限蓝》的演讲中,提到的关于海的记忆。“五岁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张小渔网,我就常常跟在去赶海的大人屁股后面,去捕鱼,去捉虾,每次收获都是满满的,多得背不回家,都得倒掉一半。”姚宏朝回忆说。
九岁那年,姚宏朝搬离了小渔村,时隔多年,当他再次回到那里,却再也不是记忆中的家乡了。表哥告诉他,年轻一代人已经不再不捕鱼了,只有老一辈人,还在坚持守护着这一片海,尽管海底已经“干净”了。
于是他去学习了潜水,想去看一看海底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海底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这让人非常痛心,我曾经很自豪地对内地的小朋友们吹嘘说我是吃着海鲜长大的孩子,但现在家乡的沙滩却变成了滩涂地,海水变得浑浊。”姚宏朝说。
多一名潜水员就是多一个海洋环保者
姚宏朝想为家乡的海做点什么。于是他去考了潜水教练执照。“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通过我的技能,把周边喜欢海洋的人带到海底,看一下我们的海底世界,然后去影响他们。”在国外学潜水的那些经历让姚宏朝明白,多一名潜水员就是多一个海洋环保者。
多年来他教了不少潜水员,他们之中,有人成为了海洋环保热心人士。但姚宏朝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想成为一名海洋记录者,把深海的景象,美的或者是遭到破坏、触目惊心的,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他学会了水下摄影,而且成为了水下摄影师教练。他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底生态保护的志愿者组织——海南省贝类与珊瑚保护学会。
“海洋像一个深海花园,又像一个童话世界,不同物种的生物和谐共存,非常漂亮。”姚宏朝说。尤其是在印尼巴布亚四王群岛的一次潜水经历,让他惊艳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那里拥有全世界75%品种的珊瑚礁,珊瑚品类非常丰富。你可以期待着与摇晃的斑点鲨鱼和肩章鲨(行走的)鲨鱼擦肩而过,也可以细细端详小侏儒海马和多彩的裸鳃,非常有趣。
享受海洋环境保护的“福利”
姚宏朝介绍,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小岛叫诗巴丹,是一个全世界非常有名的潜水胜地,当地政府为了限制人数上岛潜水,每天只发120张的潜水许可证。还有一个叫马布的小岛,那里的村民每到海龟下蛋的季节,都会把蛋拿回家里,等待它孵化出了小海龟之后,再放回大海。“很多渔民已经从捕捞业转型到了潜水旅游业,从事着导游、潜水教练、船工这些工作,他们在享受着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福利。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为海洋科普教育贡献力量
多年的潜水经历,姚宏朝不断地为保护海洋、增强公众海洋意识做着自己的努力。此次参与2019“珍惜自然资源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让他看到了寄托在青少年身上的希望。“这次走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给孩子们讲珊瑚的故事,我提出的问题,他们都能答上来,这跟青岛重视海洋意识教育紧密相关,孩子们对海洋知识的渴望,让我欣喜。”姚宏朝说。
从贝壳到大海,从一个点散发到一个面,姚宏朝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到海洋知识科普与海洋意识教育的行列中,用光影为孩子们展现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
让贝壳回家 积聚公益力量
他们用光影、用笔墨、用脚步、用仪器
描绘着心中的那个自然家园、那片海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见习记者 刘瑜 尹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